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广东梅州打造“民意警务·客都模式”受好评

2013-11-22 17:51: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法治报 

  群众痛恨什么就打什么做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梅州警方打造“民意警务·客都模式”广受社会好评

  今年以来,广东省梅州警方先后捣毁几个制贩毒窝点,确保了“梅州无制毒窝点”的底线。梅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昌龙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此类犯罪活动有向偏远隐蔽山区转移的趋势,但梅州群众一旦发现违法犯罪活动的线索都能及时举报,这对警方侦破案件和治安防控都起到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李昌龙告诉记者,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维护治安工作,正是当前梅州公安正在实施打造的“民意警务·客都模式”中“民意支撑警务”机制的一部分。

  理念的基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今年,梅州市公安局党委围绕新形势下“平安梅州”建设的新要求和客家文化的特点,形成了这样的理念:公安工作只有树立民意主导警务的理念,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平安梅州”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才更能赢取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

  基于这一理念,梅州市公安局党委决定汲取客家文化平安元素的延伸和发展,在全市公安机关实施“民意警务·客都模式”战略,着力打造“平安梅州”的金字招牌。

  那么,何为“民意警务·客都模式”?今年10月11日,梅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史明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民意警务·客都模式”是一个充分结合梅州实际的系统工程,可概括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根本工作路线,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主导,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融汇和发挥客家“平安文化”及“和文化”的积极因素,在警务活动中充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建立“民意主导警务、民意支撑警务、民意评价警务”三大机制,坚持“注重基层基础、注重主动预警、注重快速反应”三个注重,以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治安维护行动,建立长效机制创建“平安梅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大机制

  民意主导警务:把群众需求作为公安工作的导向

  “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我们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群众最关注什么治安问题,我们就重点整治什么治安问题。”这是近年来梅州公安非常突出的工作理念。今年初,为了解群众对公安工作的需求和期盼,梅州警方通过入户调查、警民恳谈、微博调查等形式,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查。调查显示,梅州民众最痛恨的犯罪是盗抢犯罪和毒品犯罪,最关注的问题是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从“民意主导警务”的理念出发,梅州警方迅速在全市范围内部署了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行动和“雷霆扫毒”行动。

  对于民众关注的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梅州市公安局想了很多办法。去年9月,该局对原有的《梅州公安》内刊进行改版,命名为《梅州公安·青少年警讯》,向全市中学和小学五、六年级各个班级免费发放。该刊以警校共建共同灭罪、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青少年与人民警察之间的交流、树立警队良好形象为目的,形成新平台。“目的是在培养青少年与人民警察的感情的同时,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提升青少年自我防范的能力。”史明锋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刊精彩纷呈的内容和新颖的视觉效果,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学生的关注,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民意支撑警务:赢得老百姓支持,依靠和发动群众

  “在‘民意警务·客都模式’战略架构中,‘民意支撑’指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途径。梅县公安机关部署了警民恳谈、社区联络、入户走访等基层警务工作,广泛联系基层治保组织和治安积极力量,最大限度地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治安工作中来。”梅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黄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了解,公安机关的真诚付出,也换来了百姓的信任和满意,换来了百姓对公安工作的热情支持,越来越多群众自觉地加入维护治安行列。

  今年4月26日,兴宁警方在对一名命案嫌疑人实施抓捕时,嫌疑人逃窜至韩江边的竹林里藏匿起来,当地100多名村民闻讯赶来,将竹林包围,最终将嫌疑人陈某抓获。

  平远县公安局建立警务信息员制度,各派出所在辖区每个村均建立警务信息员队伍,成员多数由治安积极分子组成。今年4月,石正镇中东村发生一起摩托车撞伤行人后逃逸案件。相邻的潭头村信息员及时提供关键信息,周边4个村的信息员一齐来辨认嫌疑人,次日此案即告破。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凭借着良好的警民关系,梅州警方从群众中获取大量预警性信息和案件侦破线索,极大地提升了公安工作效率。今年以来破获的刑事案件中,群众提供破案线索或直接协助破获的案件占35%。而在治安防控方面,公安机关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维护治安工作,联防队、护村队、老干部红袖章、警务信息员,各种各样的群防群治力量参与进来,形成了构筑在梅州城乡最基层的治安“铜墙铁壁”。目前,全市共建立群防群治组织3272个11280人,城乡覆盖率达75%,形成了“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全市平安”的良好局面,成为公安工作最有力的支撑。

  民意评价警务:由百姓评判,倒逼提升工作绩效

  今年9月14日,梅州市公安局在梅城文化公园广场举行“聚警民合力,创平安梅州”主题活动,民警将近期破案追回的被盗抢汽车35辆、摩托车60辆发还给事主。领到失而复得的物品,事主们个个笑逐颜开,不少事主还高兴地向公安机关赠送锦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娟教授高度称赞“民意警务·客都模式”。她指出,该工作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把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核心,“在乎老百姓的感受”。

  在“民意警务·客都模式”实践中,梅州公安机关充分依托网络、微博等各种交流平台,围绕内部管理、效能评估、队伍作风、社会治安等,建立全方位的民意评价机制。

  在内部管理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把群众评价与年度综合考核、与民警评先评优、与民警晋升提拔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层面上,充分依托“每日警情”立体播报机制,主动向社会通报每日社会治安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社会治安好不好交给群众评价;在网络层面上,充分利用梅州公安政务QQ群、“平安梅州”微博、微信,开设警民联系及问政专区、网上“在线访谈”栏目,主动加强与网民的交流沟通,听取网民的意见建议,把平安创建好不好交给广大网民评价;在作风建设上,深入开展“开门评警”、“作风评议”等各项群众评议活动,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整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民警作风好不好交给群众评价。

  据了解,今年6月,省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在“平安广东”问卷调查中,梅州市民对梅州市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在全省名列前茅。而这样的倒逼机制,也大大地提升了梅州警方的工作绩效。(记者 欧汉华 通讯员 王冠国 陈瑛 陈国计 黎天震)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广东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
·广东公安厅传达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广东东源:破解重症吸毒人员收戒难题
·广东汕头消防:打造作风过硬的“三心”警队
·广东澳门警方联合举行海上治安清查行动
·广东肇庆破获一起特大贩卖毒品案

·广东肇庆破获一起特大贩卖毒品案
·广东江门滘头派出所建设勤政廉政模范队伍
·广东公安厅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
·广东法院检察院透明度居全国前列
·广东:“不捕不诉”等法律文书明年上网公开
·广东政法委:结合实际推动政法工作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