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可以通过法院与银行之间的加密专线,查到被执行人的存款等财产情况。11月20日,省金融办、人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以及全省主要商业银行代表会聚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金融司法环境建设第五次联席会议。联席会要求将全省所有商业银行纳入“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
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是法院依据法律规定,与公安、国土、住建、金融、税务、工商、证券等协助执行单位广泛合作,通过信息系统对接,以网络专线的方式对被执行人财产、人身进行查询、控制。法院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网络执行查控是重要一环。今年3月,省法院与省中行、省农行、省工行、省农信社、河北银行五家金融机构签订了专线集中查询被执行人银行账户信息合作意向书。目前,经过一系列技术开发等准备工作,这五家银行多数已具备系统对接的条件,近期将进行初步调试测验。
会议还明确,河北所有商业银行将全部加入这一机制,力争在两个月内完成业务审批流程和技术开发等工作,以使河北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尽早全面、高效运转起来。
据介绍,河北每年的执行案件数平均在12万件左右,数量居全国前列。以前,河北法院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信息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到银行网点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信息;二是由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账户信息;三是通过省法院到人民银行集中查询被执行人的开户情况,再由省法院层层反馈到各级法院。
“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运行之后,银行将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法院要求查询的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情况纳入自身的征信数据库,降低“老赖”的信用指数。这个系统将纳入公安、国土、住建、税务、工商等部门涉被执行人信息以及当事人诉讼信息,银行依托该系统,可以全面掌握借款人的财产信用情况。届时,河北法院的执行法官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就可以通过法院与银行之间的加密专线,查到案件被执行人员的存款等财产情况,并依法采取执行措施。
·1045名“老赖”主动履约还债
·长安观察26:最高法院黑名单让老赖无处躲藏
·积案清理,专治政府“老赖”
·最高法执行局联手央行征信中心 老赖黑名单纳入信用报告
·新疆249名“老赖”履行判决可“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