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中展示公正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法院 王露霞
简介:她在审判工作中总结出“五心、七步、十法”调解法,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四川省“全省优秀人民法官”等荣誉称号。
由于基层法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而我们的一些工作没能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没能满足所有当事人的期待,导致个别群众对法院和法官不信赖或者误解。
对于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讲到了几个层次:首先,法官必须秉持公正司法之心,必须尽最大努力公正办理好每一起案件,使案件的审判过程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使案件的处理结果成为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成果,这是基础和前提;其次,法官要通过开庭审判、公开宣判、裁判文书上网、司法宣传等形式,让当事人和关注案件审判的人民群众直接感觉到法官办案是出于公心的,法官办理案件的程序是公正的,案件的裁判结果是公正的,或者法官为实现司法公正尽力了;再次,法官办案必须更加重视并努力实现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完美统一。这让我深受启发。
立案窗口是第一时间接触当事人的平台,立案法官的态度决定了每位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初次感受。我们必须多些倾听,多些交流,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当事人人性的关怀。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老百姓一定能感受到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的态度,看到我们为追求公平正义付出的努力。
完善便民利民措施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法院 陈耀荣
简介:他扎根基层法庭,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认为,基层人民法庭在面对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审判工作和群众工作的能力:
首先要转变司法作风,让人民法庭法官沉下身子、深入基层、靠近群众,与当事人和人民群众面对面地沟通,心贴心地交流,从而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转变司法作风,要落实工作制度。针对人民法庭法官经常外出办案的情况,应落实驻庭值班制度和去向告知制度,便于当事人及时与法官取得联系,实现司法服务人民群众的全时制。同时,激活司法协理工作联系点和联村法官工作室的功能,建立人民法庭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
其次要转变司法方式,以正确的工作方法取得最佳工作效果。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决定了多数群众没有较高的法律水平,这就需要人民法庭法官走到争议发生的现场,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健全参审机制等方式,加强公众参与。
为了更好地满足乡村社会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人民法庭不仅要当好是非曲直的裁判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还要当好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应以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作为基本评判标准,寻求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力争形成内外合力,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新疆高院各部门召开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生活会
·广东公安厅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
·江苏无锡滨湖区法院践行群众路线工作纪实
·公安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综述
·安徽:谋划整改路线图 写好群众路线大文章
·河南南召法院走群众路线促工作提高
·河南南召法院走群众路线促工作提高
·谋划整改环节路线图 写好群众路线大文章
·政法干警群众路线教育读本
·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教训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深刻认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