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创作谈:心怀敬畏攀登书艺高阁

2013-11-22 10:46: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创作谈

遆高亮

除夕之夜,古城西安早早就弥漫着洁白的雪花,伴着报吉送福的钟声、欢天喜地的鞭炮、龙飞凤舞的烟花、喜气洋洋的笑脸跨入了新年。我写了一副春联:“龙翔华夏钟神秀,雪舞长安翰墨香”。已进入人生的第50个年头了,才忽然感到一个人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好了就不易!而我却实实在在地选择了书法。书法生活一样有酸甜苦辣,但更多的是充实的日子、快乐的心情。

前年意外地摔了一跤,致使我右手臂骨折,严实地打上了石膏。在养伤的100多天里,我既收获了关爱,又体验了无奈。不仅仅是吃喝拉撒睡上的困难,尤其是不能灵便地使唤毛笔了,对于已习惯了书法生活的我,感到异常焦灼和不安。我试图用手指夹了笔写,但无论蘸墨、舔锋、使转,手、腕、臂均受到石膏板僵硬的固定,大字无法使力,小字更难成形。除了没法推辞的几张应急之作外,没有进行过任何意义上的临摹和创作。与妻开玩笑说,看来这只亲爱的手还是十分重要的!

好在左手尚可支撑基本生活,眼睛尚可看书,脑子尚可思索。期间,读诸子著作,捡平生疏漏,品经典法帖,悟书法真谛。从平日烦嚣浮躁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后,才发现了自己的孤陋和浮华。静静地检点30多年的书法历程,发现自己的脚是站在地上的,而步伐却不铿锵;与大师们握过手,不等于就是熟人或朋友;各种笔法是知道的,但却不如筷子用得熟练;试图使自己进入浪漫的天空,去寻找自然而然的状态,总感到有离开大地厚土的轻飘。

真正了解中国书法史的人都不会轻言个性和创新,这些看似寻常而实则不易的词,反而会使我们更加珍重、更加敬畏先贤们对书法艺术的巨大贡献!我是在经历了30年矢志不渝学习书法中,才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仅仅停留在敬畏上还不能称之为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敬畏是态度、是前提,没有敬畏便不会有深入研究古代经典的行动,继承也只会停留在口头上,而误入狂飙式、盲目的所谓个性与创新。我们只有心怀敬畏,深入书法传统经典,攀登先贤们用智慧搭建的书艺高阁,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

我在清醒地认识书法的同时,更加重视追求精美,把自己囫囵吞栆式的正草隶篆行诸体皆能,缩减到以魏体楷书为笔力训练基础,以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行书为笔调训练标准,以淳化阁帖及王铎草书为笔性训练补偿,强调原大写实临摹以接近古人,以期达到心手双畅、酷似乱真的目标。

书法家是文字工作者,用字准确是第一要务,其次才能追求造型美丽。我喜欢纯尾狼毫,也主张在水墨的极尽变化中自然表达自己的心绪,小字用熟纸易于表现精良的笔法,大字用安徽“红星”陈纸易于表现水墨张力,草、行兼容,或繁萦或简约,或聚密或疏朗,释怀挥洒,一任自然。辅之以常读贤哲之著,常悟生活之理,常平纷扰之心,开我心怀,助我之学。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遵守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我必然要倾一生的努力去认识、去实践,因为这是我后半生的生活。

=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创作谈:笔锋上舞墨,快哉,乐哉
·创作谈:光影中寻找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