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缉毒刀尖上的“舞者”
——记重庆市彭水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方顺才
禁毒民警,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是很“神秘”的一个警种,他们也被誉为是在刀尖上行走的“舞者”,因为经常与狡猾毒贩打交道,让他们常常身处险境。在彭水,有这样一名禁毒民警,他当过村小代课老师,干过“治安员”,然而,出于对公安工作的喜爱,最终让他成了当地禁毒领域的“行家里手”。他就是重庆市彭水县禁毒大队的大队长方顺才。
方顺才出生在彭水的偏远山区,高中时候,因为母亲病逝,家庭贫困的他辍学当起了村小代课老师,后来又当上了乡治安员。1990年,喜爱公安工作的方顺才加入公安队伍。二十几年里,他先后担任过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和大队长。2011年3月,因工作出色,被调到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任大队长,从此与毒贩打起了交道,上任伊始,他在第一次队务会上喊响了“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
到禁毒大队上任后不久,方顺才接到了一条线索:有人从綦江送毒品来彭水销售。虽然有了线索,但是侦破信息却很少,经过五天五夜侦破,方顺才与毒贩斗智斗勇,最终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同时,他和队友顺藤摸瓜,辗转沙坪坝、江北、渝中等地,进一步查明,这是一个跨省重大贩毒团伙。 “涉毒犯罪人员多是具有高智商的犯罪分子,警惕性很高,所以缉拿毒贩时不能轻易打草惊蛇。”这伙毒贩在方顺才和他的搭档们眼皮子底下也溜走过多次。第一次他们获得信息,犯罪分子会到綦江高速路下道,哪知蹲守了一天一夜,才发现贩毒早已转移到了其它地方交易。第二次获悉贩毒在南川金佛山交易,哪知也没有逮住毒贩,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奔波,十一次布控,十一次与毒贩周旋,终于在 2011年12月末,成功抓获了以卢某、吕某为首的21名贩毒人员,现场缴获毒品4500余克,毒资85万余元,涉案车辆5台。
2013年1月,彭水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彭水打击零包贩毒人员时,从中获取一条新线索,主城有一名姓杨的中年男子长期为彭水贩毒人员送海洛因。对此,方顺才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调查组,开展摸排工作,对线索进行进一步扩展,最后摸排出以杨某为首的多个同案人。
2013年2月初,该案进入专案侦查阶段, 方顺才带领全队民警前往四川省成都、云南省瑞丽、保山、大理、楚雄、昆明等地来回往返三次,查清了该案全部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并就所有犯罪嫌疑人进行逐一跟踪,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活动情况。 4个月后,方顺才果断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他带领两个组的民警来回往返四川、云南两地9次巡回实施抓捕都未成功,抓捕工作几度陷入被动局面,民警失去信心。
为了鼓舞民警们的士气,方顺才组织案侦会、抓捕会,彭励大家在困难面前必须迎难而上,不论毒贩有多么狡猾,只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就一定能够获胜。 随后在他的带领下,兵分两路,对甫某、王某进行跟踪追捕。5月29日甫某、王某、杨某在重庆鱼洞交易毒品时被抓捕组“一网打尽”,现场收缴毒资85万元,毒品6000克。31日凌晨,将成都送毒品来渝与曾某交易的蒋某一并抓获,收缴毒资16万元,毒品998.9克。抓捕组民警经过连续七天七夜的艰辛奋战,终于摧毁了跨云南、四川、重庆三省的重大贩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缴获毒品8221克,收缴毒资127.6万元,扣押涉案车辆4台,成功告破了2013公安部部级目标案件。
方顺才说:“禁毒工作很危险,但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毒品,免受毒害,我宁可一人受苦、受罪,也要除毒务尽。” 就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方顺才秉着信念,一次次地与毒贩进行周旋,破获了一桩又一桩的贩毒案件。
记者 陈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