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进公正司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一年来,广东政法各部门积极发挥“试验田”、“先行者”作用,遵循法治原则,继续大力推动以司法公开促司法公正的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绩。今年,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发布的首份《中国检务透明度年度报告》显示,省级检察院透明度测评广东位居全国第一。同获殊荣的还有广东法院系统。2013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司法透明度年度报告》对全国高、中级法院的司法透明度进行了排名,广东高院与深圳中院分别名列第三。
司法公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广东政法干警们的行为习惯与思维习惯,而这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他们身边。
紧扣中央节拍全国率先推行
阳光检务
“‘阳光检务’开启了一种理念,就是检察权必须在阳光下运行,以检务的公开推动检察机关公正司法。”
日前,在深圳从业的刘律师通过登录深圳市律协网,轻松地实现了在线案件查询与会见阅卷预约。“这个看似简单地给律师提供便利的小事,实质上是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他说,办事麻烦、程序复杂往往是造成维权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困难也恰恰是广东检察机关要祛除的顽疾。为此,广东全省各级检察院全部建立了案件查询机制,全省共开通电话查询225个、网上查询57个,建设触摸屏自助查询114个,接受查询共计915572次。省检察院案件管理处从2011年4月正式受案至今年10月底,共安排律师阅卷256次,接受查询893次。
案卷查询机制是广东省检察机关推进“阳光检务”的一个缩影。2008年5月,广东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该项工作。“‘阳光检务’开启了一种理念,就是检察权必须在阳光下运行,检察机关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履行职责并接受监督,以更加阳光、包容、开放的心态,接受公众监督,以检务的公开推动检察机关公正司法。”省检察院检察长郑红说。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广东省检察院立即部署贯彻十八大精神,并要求继续大力推动“阳光检务”工作。此次,“推进检务公开”的要求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见广东检察系统的实践正好打在中央改革的拍子上。
广东还积极推行了检察文书说理制度和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制度,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涉检信访。
广东的“阳光检务”还有一个“全国名牌和全国首创”——案管中心建设。“统一受理、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省检察院案件管理处处长刘顺龙告诉记者,此举有效地防止了人情案、拖案、积案的现象发生。截至目前,省检察院设立了案件管理处,全省全部22个市级检察院、128个基层检察院设立了案件管理机构,案件集中管理体系已经形成。
广东检察机关还特别注重发挥官方微博作用。截至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共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76个。省检察院已开通新浪、腾讯两大官方微博,目前粉丝120多万,两年来,累计发布信息3000多条,回复各类留言、评论、私信等4000多条(次),举办了微博网友检察开放日、全省优秀公诉人比赛微直播等活动。省检察院还与省法院协商将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较大的案件通过微博直播的方式公开庭审过程。
严查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
贯彻行动
“前8月立案查处的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案件比前三年的总和都要多。”
“开展打击危害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国土、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司法保护;按照省检察院的部署,三年内对应中心法庭全部建成派驻镇街检察室。”党的十八大后,郑红在广东省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部署贯彻会议精神时明确提出了这两项任务。
一年来,这两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据统计,今年前8月,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查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案件381件440人,其中,重特大案件165件,占立案件数的43.3%;县处级以上要案32人,其中包括地厅级干部1人,占立案人数的7.2%。所立查的专项工作案件440人占同期立查职务犯罪案件总人数的18.4%。省检察院反渎局副局长张健说:“前8月立案查处的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案件比前三年的总和都要多,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全省检察机关立查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案件433人,仅占同期立查职务犯罪案件总人数的5.8%。这些案件的查处,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同时为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而对于第二项任务,广东检察系统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为了维护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广东省检察院下发《关于继续稳步推进全省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派驻检察室工作,不断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意见》要求,从2013年起3年内全省形成在中心镇街设立检察室的工作格局。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已经在15个市级检察院设立在编检察室133个。近一年来,全省检察室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718件,发现职务犯罪线索201件,受理职务犯罪线索231件,受理、发现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134件,对诉讼中的违法问题进行法律监督151件,同时开展法制宣传2386次。
让庭审像体育比赛一样公开
司法公开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法院工作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一律对外公开。
7月4日上午,一起备受关注的挪用公款案即将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开庭,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离开庭还有10分钟,旁听席前排坐了十余位记者,七八台“长枪短炮”摄像机对准了法庭的不同位置,网上直播页面的点击率已突破2000人次。
这样的大阵仗对于广州中院的法官们来说已经“不算什么”,首播时的担心早已化为今日的从容。一年来,广州中院211名一线办案法官全部参与直播,人均3.4次;248个工作日,共直播278件案件;直播总时长1100小时,视频点击量160万,网页总点击量340万……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及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时提出,要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司法公开。近日出台的《决定》又重点强调了“推行审判公开”。而广州中院的实践只是广东法院系统推行司法公开的一个缩影。这项工作广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法院有句名言:“让庭审像体育比赛一样公开!” 广东高院官方微博“法耀岭南”在腾讯网和新浪网上线运行以来,已有“粉丝”数十万,微博直播庭审成为常态。
2011年,广东高院先后制定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全省法院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的意见》以及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和文书上网等16个配套《实施办法》,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规定法院工作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一律对外公开。为建立司法公开长效机制,广东高院将司法公开列为全省法院综合考核内容,于2012年制定了《广东法院完善司法公开评价若干指标》,为全省法院的司法公开提供量化考核标准,各地法院均制定了考核细则。
一年来,法院可供查询的案件数据库规模数量迅速提升。开庭公告、听证公告、送达公告全部可在互联网上查到,2008年以来可以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已基本在互联网上公开。在审务公开方面,广东高院的机构职能、人员信息、工作报告、司法统计已全部上网公开,立案、审判、执行工作规范性文件上网公开达到240多份,诉讼档案公开接受查阅量不断增多。
倒逼领导干部思考依法执政
首长应诉
行政首长应诉率提升了,“官”与“民”在法律框架下的互动更加成熟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而这正是广东政法系统所坚持推进的改革方向。在这过程中,广东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其中就包括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这一制度。一年来,广东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再次提升。所谓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顾名思义,指的是行政诉讼中,被诉讼机关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要出庭应诉。2011年年初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广东省要加快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纳入考核体系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两项制度。其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省纪委、省依法治省办、省法制办三家单位推出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纳入依法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及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机制”两项制度,在全国的省级机关中首次推行。目前,深圳、佛山、中山等7个地区已经试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曾三次出庭应诉的佛山市顺德区国土和城建水利局副局长黄杰光说,庭审期间,他每每都会对起诉进行正面回应,也承诺若存在问题会作出改正。这对于曾经将他告上法庭的罗锡添来言尤为重要。他表示,不管胜诉还是败诉,在庭上能见到被告“首长”,这让他心里踏实,当庭辩驳更有针对性。罗锡添的代理律师说,让“首长”到庭应诉,可以逼对方思考如何在以后的工作避免类似审批程序失误。
而这正是此项制度的意义。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制度是一种倒逼机制,让领导干部自我施压,严格要求自己,也可以教育各政府部门善用法制手段处理和解决问题,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年来,行政首长应诉率提升了,“官”与“民”在法律框架下的互动更加成熟了,而法治思维也由此培育,公平正义更好地得到了维护。
·广东政法委:结合实际推动政法工作改革创新
·广东肇庆:多警种合成作战 歼灭街面突出犯罪
·广东检察院全面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四川高院院长到广东法院调研考察司法改革
·广东24名候选人角逐“南粤十佳卫士”
·广东惠州平安创建打造立体防控新模式
·广东惠州平安创建打造立体防控新模式
·广东广州警方摧毁跨三省制售假团伙
·广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广东湛江:党政机关积案清理 专治政府"老赖"
·广东高院:抓好审判执行工作
·广东惠东四大举措治理突出毒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