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省司法厅突破司法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3-11-21 14:24: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大众日报 

    11月18日,宁阳县司法局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来了一对夫妻。两人都在附近煤矿工作,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便让法律服务中心给“评评理”。经中心婚姻家庭纠纷调委会耐心解释相关法律,对双方不足之处给予了透彻分析,小两口破涕为笑,高高兴兴离开了。

    别小看这样一个县级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一年来调处矛盾纠纷2066起,提供法律援助398件次,办理公证事项1153件,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沿街设立法律服务中心,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司法厅在服务群众中实现整改转作风的一项具体举措。

    “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不方便,不知道到哪里找谁寻求帮助,这一现象在基层比较突出。”省司法厅厅长王本群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司法行政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需要突破“最后一公里”。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省司法厅在全省建设五大便民服务平台。如开设网上便民服务平台、“律师会客厅”以及加强农民工维权站建设等。

    随着便民服务平台的建设,群众方便了,查找问题也就有了落脚点和针对性。截至目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建立基层联系点425个,召开座谈会626场,征得意见建议3975条。省直司法行政机关共汇总问题549个,已经整改解决252个,梳理有关制度313件。

    “短短5天基层工作,使我发现基层工作的很多困难,也深感对基层了解很不够。今后我要多到基层调研,在立法建议时多反映基层呼声,同时也向厅里建议加强对执法人员的集中培训。”10月28日到11月1日,省司法厅政策法规处处长于国柱在淄博市周村区司法局王村司法所工作了5天,感触很深。

    和于国柱一样,自10月中旬到11月初,省直司法行政机关155名处级干部全部轮流到基层司法行政单位体验工作。这一活动既是服务基层,也是让干部“接地气”,转作风。

    “针对来信来访,要实行首问负责制,做到件件有落实。”在《省司法厅办理来信来访暂行规定》中,记者看到,其中对来信来访的处理工作做了详细规定。司法厅在查找问题阶段,发现来信来访工作存在缺位现象,于是有针对性地制定该规定。

    在整改的同时,省司法厅注意通过制度建设巩固整改成果。《省司法厅文件处理制度》、《公证质检员制度》、《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规范》……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省直司法行政机关累计建立制度60项,正在建设的制度33项,准备建设的制度24项。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河南:长葛市法院司法便民服务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