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大公无私的精神,敢为人先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栾川县庙子镇司法所所长王六娥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7年,正是拥有了这种精神,用真情感化了民众,用实意化解了各种矛盾,用挚爱创造了和谐。王六娥任庙子司法所所长11年间,调解各类民事纠纷84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100%,连续10年保持零上访率。
庙子镇是栾川县大镇,如何从真正意义上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王六娥通过数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根据农村工作实际,总结出一套完整,且极富可操作性的“六字”工作法:“宣、排、联、包、奖、惩。”
“宣”是法制宣传教育;“排”是对基层存在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三级民调网络,全方位排查,集中化解;“联”是体现大调解格局,对重大问题由司法所牵头,政府各部门联动,集体办理,使群体性、涉及范围广的矛盾纠纷化解到基层;“包”就是实行包案到底,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分包、部门分包、个人分包的方针;“奖”就是每季度对村组上访化解矛盾情况实行奖励机制;“惩”就是与年终单位评先争优及经济奖惩挂钩。
2013年5月的一天,王六娥到英雄村调解一起林坡纠纷,当地11户群众得知她去后,一起到村里找到她反映,因洛栾高速经过他们这个组,群众为了不影响高速路施工,影响修路的11户群众及时把房子给扒了,当时村里答应说在别的地方给安排宅基地建房,可过了3年,这11户群众仍然还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夏天热得住不成,冬天孩子们在雪地里做作业。王六娥到现场看后,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回到镇里后及时向镇领导进行了汇报。在她的奔走协调下,11户群众的宅基地被重新规划。
王六娥用她对工作、对事业的一片真诚为栾川县司法工作创出了一片新天地,创出了一条新时期司法工作新路子。为此,庙子镇司法所也先后荣获“河南省十佳司法所”、“河南省十佳规范司法所等20多项荣誉称号,连续10年庙子镇获得市县司法系统先进集体。王六娥本人也连续10年荣获栾川县稳定工作、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得洛阳市“十佳调解员”,2012年获得洛阳市“优秀调解员”等荣誉称号。(首席记者赵蕾通讯员王婷婷/整理)
·王艳敏:检苑里的“护花使者”
·李振刚:救助“黑暗中独自哭泣的人”
·杜文举:水上救护队用他的名字命名
·何敏:巧手办案的“小诸葛”
·王梅:真情挚爱照亮回归路
·林志梅:预防职务犯罪的“上医”
·林志梅:预防职务犯罪的“上医”
·广西一派出所副所长当选全国“最美青工”
·追记湖南省武冈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杨明洪
·“老师警察”李家勇守卫高校30年因公牺牲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法院法官潘峰的故事
·警嫂王莉婷:愿与你一直相守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