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落地窗、柔和的窗帘、轻缓的音乐、盛开的鲜花……坐在“阳光会谈室”里,小军低头不语。王艳敏始终微笑着,她往前凑了凑,一只手搭在小军肩上:“别紧张,先喝点儿水,有啥话你就跟姐说。”
这是17岁的小军第三次跟检察官交流。随着王艳敏的开导,小军终于释放出情绪,失声痛哭起来,他哽咽地说,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多年对他疏于管教,最终使他走上犯罪道路。
王艳敏一边安慰小军,一边给他擦眼泪,“如果你愿意,以后我就是你姐,有啥事儿你都可以来找我”。
小军使劲地点点头,“自从犯了事儿,我一直很怕,艳敏姐对我很好,每次被问话时我都能见到她,她每次都耐心帮我看笔录,细心向我解释规定,还关心我在看守所里的生活,有她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在漯河市源汇区检察院,像王艳敏这样经常和未成年涉罪人员交流的还有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以下简称“未检科)另外两名女干警以及从漯河高中、漯河大学邀请的5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辅导员。
“对于歧途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如果‘依法判之’,会给他们心理带来一定伤害,必须融情入理地‘酌情处之’,才能从根本上挽救他们。”作为未检科科长的王艳敏说,“‘倾诉·感恩·回归’是源汇区检察院独创的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矫治和帮教的‘三步疗法’。”
如果说“倾诉疗法”使像小军一样的未成年人打开心扉,释放压力,那么“感恩疗法”则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让他们学会感恩、报恩。
17岁的小明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他认为抢劫是由于父母不能给他更多金钱造成的,于是就开始怪罪父母,仇视有钱人。
未检科的干警带领大学教师志愿者一起到监狱对小明进行“感恩疗法”,启发小明回忆成长中父母付出的点滴,给小明送去了修身养性的书籍。半年后,小明在狱中写信:“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感恩。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感谢大家对我一次次帮扶,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减刑……”
通过“倾诉疗法”和“感恩疗法”的失足未成年人已具备较好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他们渴望“回归疗法”后回到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为此,源汇区检察院会同区教委制定了《关于办理在校未成年学生犯罪案件建立配套工作体系的实施办法》,率先解决了源汇区内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高中、大中专等学校的犯罪未成年人复学问题,并全程跟踪教育情况。
2011年,17岁的小强因一时贪念走上犯罪道路,未检科干警了解到小强在读高中等情况后,检察院对小强作出了不起诉决定。今年6月,小强走进高考考场,8月,他收到了郑州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在电话中,小强说,他要加入“倾诉·感恩·回归”疗程志愿队伍,以自身经历教化失足未成年人。
对于犯罪后被法院宣告免刑、缓刑以及刑满释放亟须就业的未成年人,未检科联合区工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制定《关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后再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帮助他们找工作。
是什么让这些“护花使者”能有如此耐心、爱心和信心?我无意间瞥见了王艳敏笔记本上的一行字——“唤醒迷茫、矫正航标”。
·李振刚:救助“黑暗中独自哭泣的人”
·杜文举:水上救护队用他的名字命名
·何敏:巧手办案的“小诸葛”
·王梅:真情挚爱照亮回归路
·林志梅:预防职务犯罪的“上医”
·广西一派出所副所长当选全国“最美青工”
·广西一派出所副所长当选全国“最美青工”
·追记湖南省武冈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杨明洪
·“老师警察”李家勇守卫高校30年因公牺牲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法院法官潘峰的故事
·警嫂王莉婷:愿与你一直相守到老
·方慧:用“细腻的智慧”锁定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