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前所未有的司法改革历史机遇

2013-11-20 13:56: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范明志

  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司法改革,第一次在党的全会文件中得以重墨泼彩,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司法改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本轮司法改革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司法是重要的一环,司法权在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社会关系、实现公平正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将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与法治中国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法治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目标和保证,也是其重要内容。只有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司法制度,国家治理体系才可能体现法治的要求,法治中国的梦想才能实现。从治理能力来说,司法能力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求来说,不仅仅是司法自身的发展要求,也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因此,本轮司法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我们应当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来理解本轮司法改革的重要意义,从建设法治中国的层面上来深化司法改革。

  本轮司法改革与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紧密相连。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自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基础性”转向“决定性”,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运行状态将发生巨大变化,也意味着,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制度,也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带动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也使民商事案件数量剧增,原来的纠问式审判模式无法完成公正高效解决纠纷的使命,最终导致了我国审判方式的变革,控辩式审判模式逐步得以确立。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性经济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推动经济更加有效、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新时期面临的任务,只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科学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才可能完成上述经济任务。这种更深层次的经济变革必然促动司法制度的相应变革,因为司法制度只有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才能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在法律和司法中得到承认,才能真正确立下来。一些陈旧的法学观念、司法理念在这个变革过程中都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比如对于刑事审判中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某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界限、民事审判中的合同效力、行政审判中的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审查等,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都应当重新审视。

  本轮司法改革成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条件和内容。《决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党的十八大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以法治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司法制度不仅是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法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公正司法在消除社会不公、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从世界范围看,法治发达国家莫不以健全的司法制度为前提。对于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来讲,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对于法治中国建设意义尤其重大。在以法治推动和保障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深化司法改革已经成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条件和内容。

  本轮司法改革是一次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中央对当前司法形势不仅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更对司法改革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部署,包括改革司法管理体制、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推进审判组织改革、健全错案防止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部署,直接指向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意味着我国的司法体制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机制将得以建立,各级人民法院敢于排除各种干扰、坚持依法办事将有制度保障。这种体制变革必然不断提升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本轮司法改革是中央关于完善我国司法制度的顶层设计。《决定》的起草是中央政治局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任起草组组长。这与以前由司法部门制订改革方案相比,司法改革的层面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最高层面。司法改革也不再仅仅是司法领域内部的改革,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重大战略部署的一部分。而且,为了保证改革的落实,《决定》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意味着本轮司法改革不仅具有明确的路线图,更具有使改革措施得以落实的保障,以前司法改革中遇到的与相关部门协调难的问题将不再成为难以克服的障碍。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司法改革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将司法改革的宏伟蓝图化为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为法治中国做出时代的贡献!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四川高院院长到广东法院调研考察司法改革
·各地法院:努力把各项司法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各地法院:努力把各项司法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司法改革的“全”与“深”
·抢抓历史机遇 积极稳妥推进司法改革
·湖北高院落实各项司法改革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湖北高院落实各项司法改革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视频]中国改革新起点:司法改革
·深化司法改革 革除体制之弊
·司法改革:独立行使审判权须去地方化行政化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全会决定 聚焦司法改革(一)
·人权保障,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