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
转型阵痛难避免
尽管平安上海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公众安全感处于历史高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良好,社会治安处于可控状态,但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和全国一样,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执法工作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强。市综治办表示,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与城市资源承载力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上海市人口在较短的时间内增长较快,人口结构复杂,导致在教育、卫生、住房保障、交通运输等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和治安秩序、文化习俗和社会心理等方面产生了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如何加大涉及民生问题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次,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难题始终存在,难以根治。近年来上海各类违法犯罪总量始终在高位运行,电信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更趋突出,流动人口犯罪和被犯罪侵害等问题始终成为左右治安形势的主要因素; “城中村”、“黄赌毒”、“黑车”、“群租”、“医托”、“医闹”、流浪乞讨、无证行医、医保诈骗、扒窃盗窃等各类管理难题和治安顽症时有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社会前端管理和源头治理亟待改进和加强。
另外,上海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安全运行存在一定风险。上海城市规模较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城市基础设施密度高、产业类型复杂、重点安全领域较多,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城市安全运行的风险和隐患也日趋增多,地铁、高楼以及台风、火灾等各种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性卫生事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能否妥善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心安定。
伴随城市迅速发展、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出现大调整、大发展、大变化,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管理领域新问题。如:利益格局变化带来的人民内部矛盾增多、政策性强、化解难度大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基层政权建设问题; 社会开放和信息化带来的舆情管理问题; 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 城市化发展与户籍制度的矛盾带来的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和第二代农民工服务管理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带来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劳资矛盾问题等,这些都是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新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平安上海建设亟需思考的难题。
展望
平安建设以民为本
市综治办表示,下一步本市将切实落实平安上海建设各项措施,继续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群众对平安上海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研究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政策措施和机制方法,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
同时,平安建设还将拓展领域,确立“大平安”思想,力求在预防化解矛盾、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立体化治安防控、公共安全问题治理、青少年权益保护、基层基础工作、城市应急联动管理、公众参与、依法治理等方面形成兼具系统化和关联性的工作体系,着力建设领域更广的平安上海。
本市将推动完善民意导向的工作机制,梳理完善有关工作机制,重点落在民意导向和实效方面,研究健全民意调查机制、由居民群众评议平安社区建设成效等做法。目前本市正在与中央综治办联系沟通,梳理中央和上海的考核评估标准,研究符合中央要求和上海特点的指标体系,优化考核方式,真正把评判平安建设成效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推动平安建设由“围绕指标、排名转”向“围绕群众意愿、要求干”转变。
相关链接
本市打击违法犯罪出重拳
今年以来,上海公安机关以“零容忍”态度对待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前三个季度,共破获刑事案件4.3万余起,同比增加4.7%;查处治安案件57.8万余起,同比增加9.9%。公安机关围绕金融、知识产权、涉税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打击传销犯罪、打击整治发票犯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打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今年前三个季度,共侦破经济犯罪案件6000余起,直接追回经济损失27亿元。针对网络造谣、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色情、网络赌博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利用互联网制售涉枪涉爆物品等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海公安机关共侦破各类涉网案件5000余起,同比增加105.6%。
·甘肃金昌平安建设让百姓舒心贴心
·青海省委政法委书记张光荣带队检查考评西宁市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
·陕西综治办、公安厅进行平安建设验收评定
·河南周口郸城县城郊乡平安建设保民安
·浙江公安厅:维护社会平安 建设公安铁军
·江苏政法委:把治理的理念贯穿平安建设中
·江苏政法委:把治理的理念贯穿平安建设中
·贵阳深化推进平安建设,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
·河南:平安建设重在平时重在基层重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