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惠州平安创建打造立体防控新模式

2013-11-20 08:09: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惠民之州,首先是平安之州。如果说,打、防、管、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那么做好加、减、乘、除这篇大文章,显现的是惠州市各级党政领导高度的治安自觉。从早年社会治安主管的政法公安机关‘亮剑’,到如今社会建设党委政府的集体‘亮剑’,祭出的既是一个从局部打击到整体保障的杀手锏,更是一次从治标到治本,标本兼治的嬗变。”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创建平安惠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奕威向《法制日报》记者总结了惠州的平安创建工作。

    惠州市市长麦教猛则向记者介绍说,在创建平安广东的大框架下,惠州人不再满足于传统概念的“人防+技防+物防”的立体防控,而是着力构建一个能够真正“立”起来,关注法治基础建设、民生权益保障,根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多领域各层面的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个地级市的两位主要领导对平安创建工作如此鲜明的态度,让记者决定对这里认真地“访一访”。

    大巡防联动警务模式实现治安无死角

    织天罗布地网,聚人防集技防,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近年来,惠州市公安机关持之以恒抓“大巡防”。

    从市公安局机关到各县(区)公安局科室队民警,都相继走出办公室,分别走进大街小巷参与社会面治安大巡防。机关部门挂钩基层所队,合力争取当地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多方协调社会治安力量,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

    18辆新式流动警务车摆布在市区、县区城镇各大出口以及治安复杂路段。全市已建成视频监控一类点6774个、卡口83个,建设各级视频监控中心73个,初步构筑了一张全天候、多层次覆盖的视频监控“天网”,成为助力公安“大巡防”的好帮手。不断完善治安视频监控“天眼”网络,与社会治安力量融为一体,撒下全时空联动巡防的天罗地网。

    在惠州市区开出租车的周师傅,每天开车上路都会多留一个心眼。除了“的哥”,他还有另外一身份——治安志愿者。不久前,一名匪徒持刀挟持女童钻进了他的出租车,胁迫他开车,接受过公安机关培训的他暗地里采取应急措施,最终协助警方将女童成功解救。

    多年来,“红袖章”巡防队渐成“社会治安源于民,当还治于民”的重要力量。以公安民警和治安协管员为主,以单位(企业)安保人员及镇街、村居党员干部为辅,迄今全市有2388支“红袖章”巡防队伍遍布城乡工厂、社区、街道、商场、校园等区域,这支队伍约为全市现有警力的5倍。如今,全市配带“红袖章”的群防队伍、治安志愿者达1.6万余人。见警率、盘查率“两提升”,令意图犯罪者“见警丧胆”、市民“见警为安”。全市“两抢一盗”警情明显减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全警大巡防’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警防本身,而在于以这一方式,更新人们的治安观,激活全民创安的治安热情与治安自觉。其‘蝴蝶效应’在于加速推进市、县区、镇街、党政主要领导走上街头,带队上路巡防,逢会讲治安,逢事想防控,成为强化全市群防群治行动的引擎。”惠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敏对记者说。

    “抓一贼,奖一万”的标语口号在惠州城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是一句对民众极具震憾的宣传口号,更是对违法犯罪极具杀伤力的震慑举措。几年来,惠州各级公安部门已发放见义勇为奖金数百万元,万余人获重奖。更有数据显示,约9成案件线索,源于群众举报。群众举报线索,更成为公安机关提升破案率的增长点。

    大调解机制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惠州市综治办、平安办主任潘如新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惠州小金口街道,以维稳及综治办牵头,集公安、人社、信访、司法等部门于一体,成立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协调多部门开展基层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人口联管等“六联”工作,小金口范式成为广东全省镇街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先行者。

    记者在小金口街道采访时,适逢该街道综治联席会议如期召开。说是如期,是因为联席会议每月一次,雷打不动,参会人员包括综治及维稳、信访、公安、工商、司法、劳动等部门。

    除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小金口街道还在7个村委会、两个社区居委会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工作站处理不了的移交至中心。几年来,工作站及中心作用日渐明显,新增纠纷有效化解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标。

    “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普及,同时加强县(区)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与镇(街)、村(居)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站)联网,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三级平台。”潘如新说。

    据介绍,与“三级平台”建设相匹配,惠州法院诉前联调工作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市7县(区)、76街镇(开发区、林场)均设立了诉前联调工作室。诉前联调以其经济、方便、快捷优势,赢得群众信任。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惠州两级法院共受理诉前联调案8561件,成功调解8475件,调解率为99%。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源头预防社会矛盾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惠州从2012年1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现了重大行政决策、重大事项‘应评尽评’。”惠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达文告诉记者。

    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至今,惠州市共开展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98项,做到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定,以及有较大影响的重大决策事项,党政机关作出决策前都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从2013年起,惠州市委、市政府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年度考评。

    “为了合理运用风险评估结果,惠州市对风险评估结果四个等级分类甄别,合理运用,分步实施。”李达文说,经评估绝大多数群众赞成,没有风险或风险较小的事项为一类,按时按计划推进实施;经评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风险一般的事项为二类,需要提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制定预案,降低或消除风险后方可实施;三类为经评估符合群众长远利益,但超出群众和基层及企事业单位承受能力,风险较大的事项。

    记者了解到,在近两年时间里,惠州市各级各部门开展的大大小小的风险评估超过200项。凡是经过风险评估后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充分运用稳评结果,工程进展更加顺利,没有出现因评估后决策失误而引发社会群体性不稳定事件。特别是大亚湾炼化二期用地大亚湾南边灶村庄整体搬迁和莞惠城际轻轨西湖站周边用地拆迁等项目通过数十个大小不等的风险评估,确保了大搬迁群众利益得到保障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加强基层村(居)的法治建设,惠州还在全国首创了“法制副主任”制度。

    惠州市司法局局长陈少青告诉记者:“目前,法制副主任在全市村(居)委实现了全覆盖,其中三分之一由律师担任,借助发挥高素质法制副主任的‘法制宣传员、法援承办员、纠纷调解员’等作用,打造了基层司法行政进村居、律师进村居的坚实平台。全市千名法制副主任共解答法律咨询约10万人次。”

    基于在普法方面的成效,惠州市被评为2006至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今年获评全国首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惠阳区被评为全国第二批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惠州各行各业综合治理工作亮点纷呈、各成体系:

    该市教育部门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在校园安全教育方面,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落实每周一课制度,做好《安全在心》教材发放,使安全教育活动做到课时、教材、教案、师资、考试“五落实”;在交通整治方面,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连续开展治超、校车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交通秩序更好了,出行有了安全保障。公路管理等部门加大道路设施建设力度,群众出行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几多辛劳,便有几分收获。”惠州的平安创建工作实践表明,走在平安建设的大路上,只有在创建上多做加减法,才能在平安上赢得更多增量。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惠州:父亲寻儿 蹲守6天摸出6个传销窝
·[视频]惠州:4岁女童溺水 轮休公安救人
·珠海惠州将试水物流寄递实名制
·广东惠州惠阳做大专职巡防力量
·惠州:探索“大巡防”联动警务新模式
·广东惠州:司法惠民接地气

·广东惠州:司法惠民接地气
·惠州驻监检察室办理减刑假释案14400多件无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