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四川达州法院创新审判形式便民利民卓有成效

2013-11-19 17:12: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四川法制报 

  达川区法院院长罗万国(中)等正在研究深化巡回审判工作

  该院法官走进企业巡回审案

  巡回审判进万家 司法为民结硕果

  达州市达川区法院创新审判形式便民利民卓有成效

  “近年来,达川区法院推行巡回审判工作卓有成效,既创新了审判形式,又便民利民,为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日,达州市达川区区委书记许国斌作出批示。

  达州市达川区法院近年来一直深入推进巡回审判工作,把巡回审判工作作为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如何联合基层组织,有效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妥善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2013年1月-10月就地开庭案件数量506件,就地开庭率32.63%,巡回审判案件数量1816件,巡回审判率56.6%,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建章立制

  将巡回审判工作制度化

  达川区法院以巡回审判为着力点,牢牢抓住巡回审判效果与影响两个方面,结合“五进活动”,立足基层,依靠群众,扎实开展巡回审判工作。

  巡回审判案件确定。从案件的性质和法律规定的角度出发,细化了10类应当巡回审判的案件和4类不宜巡回审判的案件,将巡回审判案件扩大到执行听证案件、涉诉信访听证、诉前巡回调解案件,从而扩大了巡回审判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功能。特别是针对农村带普遍性问题的案件如赡养案件,在当地进行巡回审判,能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弘扬一方正气的社会效果。今年5月31日,该院对达川区河市镇八旬老人无人照料一案进行了巡回审理,张某为河市镇河东村一村民,在1958年已生育四女一子的情况下,又收养了当时还未满一周岁的养子杨某,但谁也没想到,张某因年老生病生活无法自理时,杨某竟将老父安置在无人居住的老房子,拒不履行赡养义务,该院对此案进行现场巡回审理时,当地近300名村民参加了旁听,法院现场宣判、强制执行,收到了很好的“正能量”效果。

  巡回审判目标明确。明确全院年度总体巡回审判率不低于50%、年度巡回开庭覆盖全区54个乡镇的工作目标,并根据业务庭和人民法庭的工作特点,将全年的巡回审判任务分解量化到各庭,人民法庭的巡回审判率不低于60%,充分考虑基层法庭的工作实际和法官的承受能力,既防止目标过高,法官疲于应付,效果不佳的弊端,又避免法官沉入坐堂问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解决纠纷案结事不了的现象。

  巡回审判平台固定。巡回审判不仅需要流动的法庭成为常态,也需要固定的平台构建较为稳定的预防、排查、化解纠纷的工作机制。2012年,达川区法院在全市率先完成“两庭一室”(社区、村社法庭和司法便民工作室)巡回审判点的组织网络建设任务,共建成153个固定巡回审判点,其中重点巡回审判点24个。

  法官联系工作保持常态。在各村(居)民委员会建立和完善固定巡回审判点的同时,还明确了各村(居)民委员会的联系法官。该院还将基层法庭一线28名法官全部明确到巡回审判点,承担巡回审判、排查预防纠纷、调解案件等职责。要求每个联系法官每季度至少到联系点开一个巡回审判庭、一季度至少到联系点排查矛盾纠纷一次、至少到联系点讲法制课一次。联系法官常态化,除非法官因岗位调动至其他单位或综合部门外,联系法官和联系村一般不做调整,相对固定,保持稳定。

  规范司法联络员聘任。在各村(居)民委员会聘请一名司法联络员,一般由社区、村委会主任担任,与联系法官一一对应对接,相互之间建立联系。如联系法官、司法联络员的姓名、职业特长、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等都建立名册,相互知晓,便于沟通联系,取长补短,联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注重统筹 延展巡回审判辐射功能

  注重工作统筹,同步推进,防止力量分散,对于延展巡回审判组织网络辐射功能,综合发挥效用具有显著意义。

  注重巡回审判与巡回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相统筹。加强与巡回审判所在地的党委、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学校(企业)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寻求各部门在开庭场所、物资准备、人员参与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提前着手准备工作,努力确保巡回审判顺利进行。与派出所民警、相关单位保卫人员、巡防队员相结合,做好巡回安全工作。

  注重巡回审判与陪审、代表旁听工作相统筹。创建“巡回审判+陪审调解+代表监督”三位一体的巡回模式。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巡回审判制度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在巡回审判中引入人民陪审更是“亲民、便民、利民”的最好体现,该院选拔部分能力强、业务精、经验丰富的陪审员参与巡回审判工作,注重在巡回审判中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人大代表旁听庭审作为新时期人大监督的一种新的尝试,在各地的实践中已初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巡回审判中引入人大代表旁听制度,更是司法民主、司法为民的一种有益探索。该院注重巡回审判与人大代表监督工作相结合,今年以来共组织11次人大代表旁听巡回审判,听取民意,争取司法工作更符合民意,贴合民情,也使代表监督的形式更生动,监督的效果更直接。

  注重巡回审判与司法联络员、诉调对接工作相统筹。该院聘任的127个司法联络员遍布全区镇、场、街道,他们与人民群众同生活、同生产,直接掌握社区、乡村群众的动向。该院利用他们的优势,配合法院的工作,解决司法实践中送达法律文书找不到当事人,当事人拒签法律文书时无人到场见证,就地巡回审判找不到场所,强制执行时因不知被执行人的去向以及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和履行能力而被迫搁浅等诸多难题,切实提高诉讼效率和执行工作的实效性。发挥诉调对接的平台功能。在群众与法院之间构建社会矛盾信息反馈网络,依托司法联络员和委托调解机制,能动发挥行政职能部门和工会、妇联等社会组织具有专门知识和特定社会经验,便于做好调解工作的优势,引导不同类型的案件由不同的组织或部门进行解决,从而完善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补充、司法调解为主导、司法审判为保障的基层群众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注重巡回审判与“平安乡镇”、“无诉村居”共建活动相统筹。充分利用“一村一法官”和集中矛盾调处机制,推进巡回审判工作,并在达川区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增设道路交通事故巡回审判庭。此外,将定点巡回与流动巡回结合起来,根据巡回审判要走遍全县54个乡镇的目标,以流动巡回为主,倡导法官将案件开到田间地头、村委会、企业和街头,注重发挥巡回的辐射作用。

  2013年3月2日,申请人张某年仅9岁的女儿不幸遭遇车祸,送往达州市中心医院抢救,虽经三个月的治疗,但仍昏迷不醒。近一段时间来,由于张某与肇事方协商继续治疗费用无果,而张某家境较为困难,根本无力承担后续治疗费用,小女孩即将遭遇无钱停药的窘境,生命随时面临危险。无奈之下,张某诉讼至达川区法院,并提出了对被告先予执行申请。为确保伤者生命安全,达川区法院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立案,并作出先予执行裁定。达川区法院派出两名法官奔赴被告所在地的财产保险公司送达裁定书,并在当地社区及相关部门的配合督促下及时将执行款划转到位,保证小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申请执行人张某接过承办法官执行回来的救命钱,满是感激地连连道谢:“谢谢法官,这下孩子总算是可以继续用药了……”

  整合资源 发挥巡回审判网络功用

  依靠党委政府基层组织的支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在巡回审判中,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基层组织负责人沟通协调,争取支持。在巡回场地的选择、法庭设备的配备、旁听群众的组织、专业巡回法庭建设、固定巡回审判点建设等方面依靠基层组织。

  注重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帮助调处纠纷。对于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件,发挥人大代表贴近群众、来自群众的优势,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征求意见建议,请他们参与帮助化解纠纷。

  积极发挥陪审员陪审作用,协同化解矛盾。巡回审判与发挥人民调解员调解能力相结合,在进行巡回审判的过程中,组织辖区人民调解员参与庭审。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共同做当事人调解和解工作,能利用特殊的身份,增强说服力和信服力。

  借助媒体力量宣传巡回审判,扩大办案效果。达川区法院重视借助媒体的优势,对典型案件、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件,安排宣传部门邀请市、县媒体现场报道。今年4月,达川区法院民一庭到开江县甘棠镇石笋子村审理了一件离婚案件,邀请了县媒体共同参与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王显平 彭雪芹 记者 谭别林 文/图)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四川全省特巡警大演练 人数超4400参演车辆130台
·四川:社区将成立社区矫正工作室
·四川全面实施检务公开改革试点
·四川明年全省推行居住证制度
·四川政法委机关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四川成都市检察机关开通“邮政信访绿色通道”

·四川成都市检察机关开通“邮政信访绿色通道”
·四川广元:走近群众走进心中
·四川阆中 古城保护的法治记忆
·四川瞄准顽症果断“亮剑”
·四川绵竹检察院:探索行业预防的规范化途径
·四川律师每年至少办2件法援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