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新媒体时代宣传工作要与“网”共舞

2013-11-19 14:10: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最高法院于5月28日召开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会,周强院长就人民法院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水平和成效,构建新闻宣传工作新格局做出重要指示。会议对法院系统广大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的要求。伴随着人民法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宣传工作也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要同法院其它工作一样,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势,摒弃传统思维模式,不断领会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在理念上落伍。

  纵观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渠道的巨大变革,一些陈旧的,哪怕是在过去屡试不爽、卓有成效的宣传形式,也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奏效。在传统模式下,法院新闻宣传部门通过组织媒体召开个新闻发布会或统一编发个新闻通稿,就可以实现树立法院形象,塑造法官风采的目的。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异常活跃,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媒体正面的形象宣传,效果越来越被弱化,而法官在从事审判活动或个人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小瑕疵,却能被图文并茂地通过自媒体迅速传播、蔓延、放大,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和人民法院的形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12年12月底,作为全球第一互联网大国,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2.1%。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媒体这一全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网络媒体的及时性、生动性、互动性、可供反复阅读和查阅等特性使其比其它媒体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广泛。特别是随着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是如虎添翼。目前,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达到4.2亿,手机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车站、广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在通过手机浏览信息。人在哪里,信息就飞向哪里,移动互联网让人们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查信息的方便快捷。

  手机上网催生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就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账号就是一家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论是非,各种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信息海洋。“全民皆记者”让更多的“目击者”热衷将自己亲历的事件第一时间发布在网上,也使更多的老百姓格外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许多所谓的网络事件就是凭借互联网这种新媒体传播渠道酝酿、发酵。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部门,由于长期从事着为社会矛盾焦点问题判定是非曲直的工作,所以必然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互联网上经常充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声音,纷繁嘈杂,良莠不齐,这就需要从事新闻宣传的人员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不断巩固主流媒体传统作用的前提下,还要善于开拓、利用自媒体新领域,并锻炼出一身“打铁先要自身硬”的真本事,只有“酱紫”,才能更好地胜任新时期法院的新闻宣传任务。

  笔者认为,做好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敢于浮出水面,别总做“潜水员”。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人员要改变长期“潜水”,很少“冒泡”的习惯,要善于做新闻评论员,要敢于脱掉“马甲”亮明身份,要造就更多的“楼主”“斑竹”,发布正能量的信息,让正确的声音引领舆论导向。“身正不怕影子斜”,实名认证的影响力远远胜于匿名的“潜水员”。一些部门试图通过“潜水员”扭转舆论导向的方式,早已经被实践证明效果不好,相反,由于“潜水员”不明朗的身份特征,常被网友看成是不敢暴露在阳光下的“枪手”,反而会使一些光明正大的事情变得“神秘”,造成正面回应的公信力下降。

  要善于抢占先机,抢到“沙发”,坐稳“板凳”。舆论引领要抓住时机,打响“第一枪”很重要,谁抢到话语权,谁就占据了有利地形,掌握了主动。一个新话题的提出,很可能会有成千上万条跟帖,要争取主动,即使不做“楼主”也要争取抢到“沙发”,这对引领舆论导向至关重要。互联网的跟风习惯盛行,一段理性的评论可以诱导接下来的评论也能沿着理性的轨道良性发展,而一段谩骂也会转眼招致跟帖人的一片“口沫四溅”,一旦舆论被少数“塔儿哄”左右,本可以主动把握舆论方向的事情就变成了被动的舆情应对。

  要摒弃事不关己“打酱油”的心态。要关注所有涉法话题,不要认为和自己无关的话题就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听之任之。因为一个对法律曲解或对法院误导的话题,若任其发展,势必会造成“谎言说上千遍也会成为真理”的后果,久而久之大环境被破坏,就会误导更多的人产生错误认识。所以引领舆论导向不仅要靠正确的理论观点,还需要所有新闻宣传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对网上错误言论要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态势。

  要不怕被“拍砖”,勇于接受不同意见,哪怕是谩骂和侮辱。上网“冲浪”难免会被“呛水”,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要勇做“弄潮儿”,要有维护正义的信念,要有邪不压正的理念,要有稳操胜券的自信。要坚信,只要自己水性好,就不怕惊涛骇浪,胜利往往就出现在最后坚持一下的努力中。

  要坚持经常四处“踩踩”的习惯,广泛关注和了解热点话题,做到心中有数。互联网的舆论话题经常是一浪紧跟一浪,前一起网络事件尚未平息,新一起网络事件已经在酝酿。要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做到知己知彼。一起网络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白热化,会有一个萌芽和渐进的过程,新闻宣传人员要具备职业的敏感性,要经常关注热点话题,敏锐发现苗头,做出正确判断,才能在引领舆情的工作中掌握主动,有备而战,将一些“歪理邪说”尽早引入正确轨道。

  新媒体时代对法院从事新闻宣传的各位“亲”,既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保持前卫,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奏响公正司法的时代强音,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新环境下从容引领舆论导向,并且游刃有余,稳操胜券。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以法律为基石构筑新媒体社会责任
·北京司法局:自觉主动提升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
·构建新媒体时代的版权“智慧树”
·广西柳州警方成立新媒体工作室
·新媒体时代检察机关应提升社会沟通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完善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完善
·四川: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水平
·四川: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水平
·孟建柱:全面提升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工作水平
·重庆渝中积极构建新媒体时代和谐警民关系
·新媒体环境下的司法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