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就是要让群众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让社会矛盾和纠纷得到有效化解,让公平正义得以全面实现。这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司法的职能所在。
奉贤:携手“宅基老娘舅” 共筑平安城区
![]() |
图为奉贤法院法官为“宅基老娘舅”授课。严爱华 摄 |
地处上海市南郊的奉贤区,北倚黄浦江,南临杭州湾,是外来人口的主要导入区。近年来,随着奉贤区南桥新城的开发和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工作的推进,由房屋大规模动迁而引发的拆迁补偿、房屋买卖等矛盾纠纷经常出现。为此,该区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宅基老娘舅”矛盾化解新机制,而法院则与该机制主动实现工作对接,为该区连续五年获得“上海市平安城区”的荣誉称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宅基课堂”提升能力
“宅基老娘舅”项目由区政法委牵头,在各乡镇选拔具有调解基础、有一定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和退休法律工作者、退休教师,组成从事就地化解矛盾工作的“宅基老娘舅”队伍。奉贤区人民法院通过与“宅基地老娘舅”所在乡镇签订合作备忘录,组建法制联络员队伍,利用多种平台解答基层法律问题。
为提升“宅基老娘舅”调处矛盾的能力,奉贤法院通过开设“宅基课堂”,开拓老娘舅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专业法律素养。一是开展素养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法官释法、小组讨论等形式,以真实案例为教学素材,围绕“知法律、长技能、悟方法”等方面对“宅基老娘舅”进行素养培训,传授专业知识,历练矛盾化解内功;二是示范司法过程,通过举行社会公众开放日专场活动,选取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涉农、涉房案件,组织“宅基老娘舅”们观摩庭审,使其了解司法程序、学习法官的调解技巧;三是发挥案例作用,对于涉农村分家析产、涉宅基地动迁等多发性案件,该院多次会同“宅基老娘舅”成员,对案情进行梳理总结,以多种方式提升其对法律标准、风俗习惯、平衡利益等方面的认识,着重提高他们引导动拆迁矛盾平稳化解和实质性解决的能力。
“宅基法庭”关口前移
与此同时,奉贤法院还选择部分经验丰富的法官,携同“宅基老娘舅”组成“宅基法庭”,针对纠纷不同阶段采取事前上门约谈、事中对口调解、事后劝导息诉等方式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对口处理。
金汇镇是奉贤地区“宅基老娘舅”和“宅基法庭”工作机制结合开展最为成功的区域。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奉贤法院的积极配合下,新机制将民间调解力量延伸到了镇上的每一个角落,填补了村民小组调解力量薄弱的空白点。在闹到法院打官司之前就将矛盾就地化解,既方便了当事人,也有效地节约了司法资源。
法院协力妥处纠纷
家住齐贤镇的赵女士与何先生在村里建造了一栋宅基地房屋,一家的户口都登记在该处。后双方于2002年经法院调解离婚,尚未成年的女儿何洁(化名)随母亲赵女士共同生活。离婚后,赵女士迁走户口,女儿户口却没有一同迁出,宅基地的房屋也未因离婚分割。
2010年,根据新城建设规划,何先生的宅基房需要动迁安置。期间,何先生以户主的名义单独与土地储备中心和动迁公司商讨房屋拆迁事宜,并最终与拆迁方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获得了225平米的安置面积。之后,赵女士母女与何先生发生争执,直至到政府部门信访。
“宅基老娘舅”老张经过几天的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与赵女士、何先生约谈,希望通过调解解决他们之间纠纷。可是经过几次调解,老张感觉到这个事情涉及到的政策和法律比较专业,自己无法掌控。后在法院的指导协调下,此案通过起诉及随后的诉前调解得到了妥善解决。
·尊重审判规律 上海法院考评不唯结案率
·上海 法院考评不唯结案率
·上海法院尊重审判规律 考核评优不唯结案率
·上海法院检察院同日入驻自贸区
·上海法院正式受理复旦投毒案 犯罪嫌疑人被控犯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