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西

南昌:绘就为民司法五彩图

2013-11-19 09:20: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法官快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法官到社区征询群众对法院的意见和建议。

法院开放日上,法官向人大代表介绍司法为民工作。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两级法院始终把司法为民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便民服务体系,以热情、周到、细致的司法服务,带动和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各基层法院一起,共同绘就了一幅南昌法院为民司法的五彩图。2012年,南昌中院和4个基层法院荣获“江西省第十三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让外国企业感受司法温暖

    近日,南昌中院院长刘邦琰收到来自某外国公司的一封特快专递信函。信中讲述了该公司在南昌中院办理立案等相关手续时,受到法官热情、周到、细致的法律服务的经过,盛赞“办案法官是为民排忧解难的典范,南昌中院法官是一支高素质的精英团队”。

    今年4月9日上午,某外国公司的代表来到南昌中院立案大厅,因为与南昌一家服装公司的合同买卖纠纷到法院办理立案等相关手续。着装整齐的法官曾琴、李扬热情接待了他们,面带微笑向他们释明了立案的相关法律手续和诉讼保全的条件,审查完相关材料后,当天上午就立了案,并依法为他们办理了缓交诉讼费手续。次日,执行局的法官积极跟进,奔走于近十家银行之间,及时依法帮助他们办理了诉讼保全。法官落落大方的文明用语,耐心细致的释法说法,给该公司的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来,南昌中院在加强立案大厅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强化培训,积极培育立案窗口法官的为民意识和规范意识,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沟通协调能力,全面推行微笑服务工程,要求立案法官在工作岗位做到着装整齐、精神饱满,运用文明规范的语言做好导诉工作,接受法律咨询,释疑解惑,树立亲民为民形象。并郑重承诺,当天受理当天立案,确需补充材料的,一次性告知;法律规定不能立案的,认真做好接待工作,释明法律,告知当事人其他的救济方式。

    为留守儿童送去司法关怀

    9月上旬的一天上午,家住南昌的当事人闵某的父母早早来到南昌中院,亲手将印有“让普通农民工在案件中真正享受到了公平正义”的锦旗送到该院少年庭法官彭岚手中,以表达他们对法官公正办案的感激之情。

    2011年11月19日,某寄宿学校召开家长会。为维持校园秩序,学校要求学生留在宿舍,待家长会结束后再与家长一同回家。闵某的父母都在外省务工,平时很少回南昌。思母心切的闵某为早日与家人团聚,从二楼窗户爬水管跳下摔伤,经医院鉴定为十级伤残。闵家经济本不宽裕,孩子受伤无疑是雪上加霜。校方却认为已经履行了应尽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在垫付部分医疗费后无意继续赔付。

    一审宣判后,闵某的家人对赔偿金额不服,遂向南昌中院提起上诉。南昌中院少年庭承办法官彭岚在阅卷了解案情后,多次通过电话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虽然闵某父母已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但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及闵某的父母皆在外省务工,彭岚多次电话联系,告知作为法定代理人亲自出庭应诉的必要性,并表示将尽可能根据其工作时间来安排开庭时间。彭岚还积极联系校方,希望他们积极应诉。做好庭前工作后,彭岚立即排期开庭,在庭审中指导双方合理参与案件诉讼,充分表达诉讼主张。

    庭审结束后,彭岚多次与学校领导电话沟通,在讲明事实、辨法析理的同时,从大局和人道角度出发,耐心做好调解工作。最终,校方同意在一审判决的基础上提高补偿金额,并在调解协议签订当日全额支付了款项。

    据了解,近年来,南昌中院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这类群体的司法关怀力度,除出台了《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窗口优先类事项快速办理制度》,将司法人文关怀制度化、规范化之外,还不定期指派法官深入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中小学校,帮助孩子们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爱护尊重他人,并发放法律知识宣传资料,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西南昌法院夜市“摆摊设点”普法
·江西南昌法院依法助推打造核心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