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雨夜遐想

2013-11-18 18:43: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转眼间,八月的尾巴就要从我眼前悄悄溜走了。掐指算来,到延庆法院已有数月,却一直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的沉淀下最近的生活,在这个雷声阵阵的雨夜里,我捂着一杯清茶,望着窗外雨中摇晃的翠竹,慢慢的陷入回忆里……

延庆,在我踏上这片土地之前,在我脑海里只是一个地理标识,只是一个距离北京市区55公里的一个里程概念。如今,我已在这个地方生活了近百天,对我而言,这个曾经极为陌生的地方,正在被我慢慢地熟悉和适应。初来之时,我就被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城吸引了,清爽的空气,朴实的乡民,灵秀的山水,无一不在展现她的诱惑与唯美,让人仅此一眼就难以忘怀。延庆,这个开始令我沉迷的地方,每每感慨她醉人的风景,每每神往于四周环绕的群山,以致周末在市区高温的烘烤中奔走时总是无比的想念这里的清风缕缕。延庆,这个不大的小城,虽然我还不够熟悉她,她却总在我渐渐的了解中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山水如画,也仅是景色宜人。小城之美,更美在人心暖人。

初来乍到,不管是对于小城还是我的单位,我都是一个新人——一个还从未真正踏入社会、从未真正工作过的学生。在来单位实习之前,我一直都在担心,从未走出校门的我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能不能很快的融入法院这个集体?然而,现在想想,当时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实习之初,我被分到了立案庭,在立案庭实习的一个星期理应是我最难适应的一段时间,新人、新环境 、新工作、新同事,初入一个全新的空间应该是满身的谨慎与不安,但是从我去立案庭报到开始,立案庭的同事们热情的态度就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他们仔细地给我讲解立案流程,手把手地教我使用法院的立案系统,并且将立案大厅面见当事人时一些注意事项和沟通技巧都事无巨细的教给我。有些时候,对于一些我弄不清楚的问题,他们总是耐心地给我举例说明并不厌其烦的一再解释。在立案庭的一个星期里,我学到不少实践知识,但更深的是感受到了同事们的热情和耐心。恰恰正是这样的热情和耐心,才使我格外顺利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

从立案庭到档案室,我的实习生活又多了一份不一样的精彩。档案工作简单但却重要非凡,在档案室的第一天我就从宋姐和卢姐的身上深刻的领略到了这一点:“卷不离人”“人离库锁”,简单的八个字阐述了卷宗档案的重要性。每天的归档、借卷、还卷、查卷……工作繁琐而重复,在这样的工作中,宋姐依旧乐观的态度在不断的感染着我,也使我学会了在工作之中要不断发现生活乐趣。   “不要把工作当成负担”,我一直这样告诉自己,只有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才能真正地爱上它,才能真正地做好它。世情百态总在生活中不断的上演,在档案室昏暗的小屋里,我看到的不是一本本死气沉沉的卷宗,而是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故事,包含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悲喜苦乐。阅卷就像是在读生活,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站在局外看清他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

“严肃、认真、枯燥、乏味”,是我对档案工作的最初印象,但是在档案室实习的四个多星期里,彻彻底底改变了我对档案工作的原有认知,同事的风趣幽默,领导的热心关怀,总能让我在疲累之时心生动力,总能让我濒临懈怠放弃之时继续坚持。档案室,这个看似不起眼却又必不可少的部门,通过一册册的卷宗联系着全院的干警。在这个特殊的部门,我认识到很多不同庭室的同事,每每偶遇时,彼此热情的招呼会让我在心底一次次感觉到阵阵温暖!这样的大家庭,这样温暖的人,又怎能不让我累并快乐着?!

从学校进入工作单位、从闲适的校园生活转而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在这个成长的过渡期里,很多年轻人都极为不适应角色的转变而开始抱怨人生。而我却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与帮助下很好地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虽然是位新人,虽然一切都还在熟悉中,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也相信,这不只是一个开始。

夜已深,雨未停……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