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经长春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成立了长春市亚新学校,正式将未成年犯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亚新学校教育教学呈现出“三好”的局面。
(一)基础工作牢固,学员学习效果好。一是合理设置课程,保证学习内容社会化。亚新学校在校生148人,分布在五个年级段,开设小学四(扫盲)五、六年级,其中,小学开设语文、数学、国学、政治(思想品德、法律)、体育、音乐、美术8门课程;初中设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开设语文、数学、国学、政治(思想品德、法律)、体育、历史、地理、物理、生物10门课程。二是完善教学队伍,确保教育教学规范化。成立了教务处专门负责教育教学工作,从全所300余名民警中精心挑选出21名师范类院校毕业或具有教师工作经历的民警担任教师,确保教育教学规范化。三是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文化教育系统化。坚持未成年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保证未成年犯“三课教育”正规化、系统化、课堂化,一年来,完成未成年犯课堂教育600余课时。对读完小学、初中后的证书发放工作正与相关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并拟定明年开始正式颁发证书。
(二)创新工作举措,教育教学方法好。一是开展特色国学教育。在基础文化课程上采用全国统一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在特色教育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学教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制定具有未管所特点的特殊教案,并且根据《弟子规》编排了大型手语剧,帮助学员记忆也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二是推进监区文化建设。不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利用学校教学楼内走廊的墙壁、教室内的黑板报以及宣传栏,设置宣传板,结合思想教育改造活动,定期更新内容,设立图书角8个,流动图书箱16个,自有图书合计500余册,组织读书小组26个。在全体学员中开展读书小组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工程”,在重大节日到来之时,在学员中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将教育教学工作引向深入。三是积极拓宽教育渠道。坚持“所校合作、所社合作、所企合作”原则,通过与省电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孙进技校等多家社会大中专学校联合办学,无偿为学员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截止目前,已有165名学员获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证书、132名学员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此外,还有18名学员在读省电大物业管理专业(大专),29名学员在读农业园艺技术专业(中专)。积极争取省图书馆在亚新学校建成分馆,免费为学校提供1万册图书;省出版局为学员免费提供一学年的教材。
(三)教育改造双赢,管理规范秩序好。一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稳定监管秩序。经过一年的系统教学,全体学员的文化知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改变了他们的认知结构,通过国学教育,修补了他们断裂的人格,使他们的兴趣方向也发生了改变,从在社会时的厌学发展到了有兴趣、想学。二是教学现场秩序井然,管理规范有序。在校未成年犯人员集中、教学现场复杂的情况下,采取课堂上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双重管理,学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作业,遇到没有听懂的问题还能及时询问老师,充分展现了学校管理得心应手,学员遵规守纪、学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三是公正执法公开透明,社会效果良好。通过经常性的学员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未成年服刑人员家属、社会媒体走进未管所,让他们“零距离”了解和接触亚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增进民警教师和服刑人员家属的交流互动,相互理解和支持,并且开办学员家长培训班,就如何开展好亲情教育、如何理解教育改造、如何配合好民警教育改造工作等几个方面对家长做了详细的讲解,为开展好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亲情支撑。
·吉林交警顶风冒雪坚守隧道
·东北大部遭遇入冬以来首场大雪 黑龙江 吉林
·吉林交警顶风冒雪坚守隧道
·吉林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将出台
·吉林高院深入松原地震灾区慰问干警
·吉林检察院检察长作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吉林检察院检察长作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吉林:"接地气"的信息采集提升战斗力又便民
·吉林:"接地气"的信息采集提升战斗力又便民
·吉林:“专业队”帮促命案侦破率达98%
·吉林辽源:打造向上向善城市品牌
·吉林白山通沟向群众返还失物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