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秃鹰”猎枪配件23540余件,整箱整箱包装好的枪支配件通过快递公司源源不断地运向江苏、广东、山东、河北、四川等地,平均每天售出260件枪支零部件,足足可以装配18把整枪……
这是一起由公安部督办的“5·08”特大网络贩枪案,团伙成员构建这一切只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而幕后的两名主谋竟然是一名曾经被辞退的厨师和一名废品收购者。
10月30日,这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
探亲却很少在家中停留
今年4月底的一天,已经快到晚上下班时间,江西省鹰潭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周轶收到上级转来的一条线索:鹰潭市余江县境内有一名形迹可疑人员,有在网络上贩卖枪支的重大嫌疑。
“贩枪!”周轶虽然入警只有短短4年,但职业的敏感性早已铸就了他敏锐的判断力。在第一时间对该线索进行核实之后,他立刻向上级汇报,旋即全支队民警行动起来。
如何确定嫌疑人,成为摆在民警面前的第一道难题。鹰潭素有“六省通衢”之美誉,凭借其交通枢纽的巨大优势,每年外来流动人口上百万,排查出一个没有任何体貌特征的嫌疑人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
接到线索的第二天,办案民警就根据线索提供的情况赶往余江县。通过对火车站、网吧、旅馆、酒店等场所的摸排走访,终于,嫌疑人吴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嫌疑人吴某并非本地人,而是回余江探望表哥。回乡探亲,本该一家团聚共享欢乐,然而,在本地并无朋友的吴某却很少在表哥家中停留,大部分时间选择外出上网,即便是接打电话也会刻意回避亲戚。这一切,引起警方的怀疑。
通过进一步的跟踪排查,办案人员最终确定了吴某为贩枪的犯罪嫌疑人之一。经过近1个月的搜查取证,抓捕吴某的证据已经确凿。正当专案组准备对吴某进行抓捕之际,另一名犯罪嫌疑人也浮出了水面。
“破烂王”每天寄出大量快件
6月3日,吴某来到了鹰潭汽车站,准备乘车离开。是否应该即刻进行抓捕?吴某是否还有其他同伙?如果此刻不抓捕,待嫌疑人登上客车,再次进行抓捕也许遥遥无期。
专案组权衡利弊,果断决定暂缓抓捕计划,决心深挖出幕后成员,将这个“枪网”一举摧毁。
吴某到达弋阳县后没有停留,而是登上了前往浙江省余姚市的大巴。民警立即围绕吴某的主要社会关系人展开了排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进入警方视线的嫌疑人竟然是一名陈姓的废品回收者。
吴某和陈某两人经常出入浙江宁波的一些模具加工厂,尤其值得怀疑的是,陈某几乎每天都要出入快递公司,将整箱整箱的物品通过快递公司运往全国不同的省份。
一个废品回收者为何要寄如此多的快递,而且发货范围如此之广——答案只有一个,陈某是网络贩枪案的另一名嫌疑人,他每天寄出去的极有可能就是用于组装枪支的关键零部件。
一把钥匙打开“军火仓库”
又通过近1个月的调查取证,专案组决定收网,对犯罪嫌疑人吴某和陈某进行抓捕。6月29日11点,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藏匿在余姚市低塘镇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然而,在随后对两人住宅的清查中,民警并未发现用于制作枪支的零部件。而此时,吴某和陈某拒绝交代枪支零部件的藏匿地点。正当民警一筹莫展之际,从陈某身上搜出的一串钥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民警将每把钥匙进行匹配,最终发现有一把钥匙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匹配的锁。这极有可能就是枪支藏匿地点的钥匙。
通过对陈某主要关系人的梳理,警方发现,陈某的堂姐就居住在余姚市。
正是这把钥匙打开了陈某堂姐家的大门。在这里,民警查获了尚未售出的枪支配件11712件,足以组装118支整枪。
历经60多天的细致工作后,专案组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排查出上千条有价值的线索,其中涉嫌非法购买枪支或零部件的买家线索262条,涉嫌非法买卖枪支或零部件的物流线索90条。
每月非法所得数万元
吴某和陈某都是江西省鄱阳县人,从小在一起长大。吴某原本是酒店厨师,因为患有肝炎被辞退,便来到宁波投靠在此收废品的陈某。吴某向陈某说了网络贩枪利润高、风险小,陈某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宁波物流和模具加工产业发达的优势,当做制售枪支的落脚点。
自今年4月开始,二人在宁波多家模具加工厂以及批发市场大批量定制及购买用于制造枪支的部件,并在网络上销售。两个多月中,两人非法所得高达16万元。其中,大部分货款已被挥霍一空。
他们还在江苏、河北等地发展“中间商”172名,直接通过他们销售的枪支配件就高达2000余件。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吴某、陈某等人通过批发、零售等方式,共贩卖扳机、枪身等零部件上万件,买家遍布全国21个省份的37个地市。
警方提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规定,任何制造、销售仿真枪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法律上严禁任何人非法持有、私藏、制造、贩卖枪支弹药,违反者将受到法律惩处。此外,对具有杀伤力的仿制枪支在法律上同样视为枪支。非法持有、买卖经鉴定具有杀伤力的仿真枪的行为,将比照持有、买卖真实枪支的行为予以查处。(记者 陈 希 通讯员 叶红光 毛福清 姚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