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广元:走近群众走进心中

2013-11-18 09:32: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庭审间歇,法官向旁听群众发放法制宣传单。苟 宇 摄

    四川省广元市两级法院以执法办案为根本,不断改进审判作风,创新审判方式,固化审判效果,用便民、利民、为民的实际行动给出了司法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答卷。

    巡回审判——

    法官多动腿让群众少跑路

    “我们多动腿,群众就少跑路”——从广元全市的城镇出入口到高速公路旁,到处都矗立着由广元市委、市政府制作的巨幅标语牌。这句话其实来自一位普通法官的座右铭。标语牌的下方,这位法官背着国徽和卷宗,正艰难地行进在乡间小路上。

    标语牌上的法官叫郭兴利,是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法庭庭长。法庭工作23年,他始终坚持用背篼背着国徽和卷宗,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庭审案,当地群众称他为“背篼法官”。

    郭兴利先后获得多项荣誉,但他只是广元全市法院巡回办案的一个缩影。从广元中院的内网平台上,我们了解到:自2008年6月全面开展巡回审判以来,中院每年巡回审判案件数量均达到了当年收案总数的50%左右,而基层法院,特别是人民法庭的这一数据还要高。

    “广元地处川北山区,很多地方交通不便,若群众到法庭参与案件审理,花在路上的时间少则三五小时,多则一两天。”广元中院何汇川副院长告诉我们。为了减轻群众诉累,法官主动到老百姓家中开庭审案。虽然巡回审判要花费法官更多的时间、精力,付出更多的艰辛,甚至法院要为此付出更多的物力和财力,但这减少了群众的往返奔波之苦,减轻了他们的诉讼负担。

    社区法庭——

    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

    11月3日,苍溪县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来到该县陵江镇武当社区的“社区法庭”。这天在“社区法庭”开庭审理的是一起物业纠纷,能容纳近100人的会议室早已被社区居民围得严严实实。

    余某在苍溪县城某楼盘购买了一套住房,今年6月交房。因他在外务工,特意致信开发商,说等他回来后再收房。今年10月,余某回乡看新房,发现房子被别人住着,住户说房子是从物业公司租的。

    余某便要求物业公司马上把租户清出去,并赔偿损失。后双方协商未果,余某便将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

    在法庭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由余某向物业公司支付延迟交房期间的房屋保管费用350元,物业公司立即终止与租户的租赁关系,并赔偿余某经济损失3000元。

    走出法庭的余某一脸轻松,“起诉物业公司我也并不是想得到赔偿,只是想把道理争明白。我起诉才三天,没想到社区法庭这么快就解决好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社区的增多,广元法院意识到仅靠巡回审判这一模式还不足以便捷、高效地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必须有一个场所相对固定、人员相对集中、工作职责相对明确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作为巡回审判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社区法庭”便应运而生。

    自今年3月起,目前广元全市法院已建成“社区法庭”63个,审执案件1318件,其中85%以上案件调解结案,协助社区调处矛盾纠纷65起,指导调解87次,参与旁听群众上万人次,所结案件均无一上诉信访。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广元:学习“背篼法官”争做人民好公仆
·四川广元 “失信”风险提示给力
·四川广元四字推进队伍建设
·四川广元:掀起学习“背篼法官”精神热潮
·四川广元创新推行农村派出所兼管交通
·四川广元利州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药案

·四川广元利州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