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职务犯罪过半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

2013-11-18 08:51: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与浙江省杭州市城市建设同步高速发生的,是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

    《法制日报》记者从杭州检察机关获悉,2010年至2012年,杭州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36件302人,涉案金额2.35亿元,大案率为85%,贪污受贿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案件35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案58人。

    城建领域职务犯罪高发

    记者了解到,2010年至2012年,杭州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471件605人,其中一半以上案件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今年1月至7月,共立案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34件45人,占立案总数的63%。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程曙明介绍,近几年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出贿赂案件多、大案要案多、窝案串案多、发案环节多、涉案主体多、新型犯罪多等特点。

    “3年查办贿赂犯罪260人,占该领域职务犯罪总数的78%。”程曙明说,“找关系、送上钱、办成事”的潜规则在工程建设领域比较突出,采用交易、合作投资、低价购房等新型方式受贿犯罪不断出现。

    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副厅长沈涧介绍说,从全国检察机关目前查办案件情况看,城建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几个突出趋势:职务犯罪数量陡增,已经成为多发易发领域,而且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相互交织,犯罪形式和犯罪手法五花八门;发生在城建领域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招投标、工程施工、资金管理和物资采购等环节职务犯罪案件相当突出。这些案件直接损害老百姓利益,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危害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

    商业贿赂重点出现转移

    在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查办的一起建设系统受贿案中,王某负责道路及相关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结算审计、工程款拨付等相关事宜,每一个环节都能收到别人给他送的好处费。

    “目前,工建领域代建制度还未有效推广,建设方往往是投资方,开工前,一些施工单位和材料推销商就会瞄准这些人‘进攻’。”西湖区检察院检察长张鸣向记者透露,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新动向体现在,涉案人员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现场负责人转移,商业贿赂重点向使用财政或集体资金的项目转移,行贿方式由收买“权力”向收买“权利”转移,涉案环节向工程中标后转移,商业贿赂往往伴有渎职行为。

    “造成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多发的原因,主要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获利空间弹性大,承建方往往不惜重金行贿关键人员,以达到打通关节,成功获取承建权,顺利推进工程进度,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张鸣分析说,工程建设市场监管法律刚性不强,对市场监管不到位等,往往造成单位人员权力过分集中,从“一把手”到一般办事员,都有不小的实权,行使权力过程得不到有效制约,极易产生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

    建预防职务犯罪新格局

    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春莲表示,杭州检察机关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惩防体系总体格局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程建设领域等,广泛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检察建议等各项预防工作,筑起一道又一道预防职务犯罪防火墙。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频发,杭州市检察机关先后出台多项意见措施,实行重大工程建设与职务犯罪预防同步推进、重大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项目化管理,推进工程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现百亿以上建设项目预防全覆盖。

    杭州市城乡建委党委书记阳作军介绍,为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杭州市建委牵头在全市建设系统开展新一轮惩防体系行业构建课题研究,深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市区河道、保障性住房三大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大排查,并编制廉政风险防控手册。

    另据了解,杭州检察机关在全国首创预防职务犯罪“两长论坛”。2007年以来,携手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直机关纪工委、市交通局联合举办医院、高校、国企、交通等行业“两长论坛”,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内蒙古检校共防职务犯罪
·吉林检察院检察长作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具有四大价值
·杭州市检察机关:交流研讨职务犯罪预防心得
·浙江首次举办"城建局长·检察长论坛"预防职务犯罪
·对“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的理解和实践

·对“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的理解和实践
·职务犯罪审讯工作重在“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