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关爱伞”
建立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档案予以封存
“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帮助安抚涉罪未成年人心灵
首创“六个一”帮教制度,平等对待本地、异地涉罪未成年人
设立校园维权工作点,实现普法教育真正进入校园
谁说法律冰冷无情?有时它也充满了温馨。
“别紧张,不用害怕,有奶奶在,慢慢说。”铁栏后正接受讯问的小军原本缩在椅子上低头不语,听到这句话后抬起了头,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
这位自称“奶奶”的,是由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聘请到提审现场参与诉讼的“合适成年人”,现年60多岁的原社区工作者许阿姨。
小军与他人一起参与抢夺被抓获,初次犯罪的他被羁押后心理压力很大。小军说:“自从进了看守所,我一直很害怕,许奶奶对我很好,她很和蔼可亲,每次在被问话时我都能见到她,她每次都耐心地帮我看笔录,细心地跟我解释规定,还关心我在看守所里的生活,有她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如此严谨又充满温情的一幕,是近年来思明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缩影。
面对一个个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思明区人民检察院不断创新完善机制,让严肃的法律充满着温情,用爱心唤醒迷失的心灵,用法律架起成长的阶梯,撑起“关爱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犯罪记录封存
帮助轻罪未成年人走出犯罪阴影
“像我这样犯了罪,别人知道了,以后也找不到工作了吧?”16岁的小盈因一时贪欲作祟,偷了同事一台“iPhone”,被公安机关抓获,在接受检察机关讯问时,他担心地问道。
思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其说明,“由于你属未成年人,依法若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我们将封存相关材料,不会影响你正常的求学就业。”
听到这话,小盈紧皱的眉头舒展开,黯淡的目光重现希望的神采,当场表示,“将来可以重新开始,我一定遵纪守法绝不再犯。”
早在2008年4月,思明区检察院即在全省率先启动“污点限制公开制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档案予以封存。2013年,该院出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意见》,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该院从受案开始,办案、审案,社会调查,全过程采取“保密”措施。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中有一人符合封存条件的,全案犯罪记录都要封存。对依法做出相对不起诉或者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以及不批准逮捕和公安机关做撤回处理的案件,犯罪记录也全部进行封存,最大程度对涉案未成年人给予依法保护。
“像我这样犯了罪,别人知道了,以后也找不到工作了吧?”16岁的小盈因一时贪欲作祟,偷了同事一台“iPhone”,被公安机关抓获,在接受检察机关讯问时,他担心地问道。思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其说明,“由于你属未成年人,依法若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我们将封存相关材料,不会影响你正常的求学就业。”听到这话,小盈紧皱的眉头舒展开,黯淡的目光重现希望的神采,当场表示,“将来可以重新开始,我一定遵纪守法绝不再犯。”早在2008年4月,思明区检察院即在全省率先启动“污点限制公开制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档案予以封存。2013年,该院出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意见》,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该院从受案开始,办案、审案,社会调查,全过程采取“保密”措施。对于共同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中有一人符合封存条件的,全案犯罪记录都要封存。对依法做出相对不起诉或者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以及不批准逮捕和公安机关做撤回处理的案件,犯罪记录也全部进行封存,最大程度对涉案未成年人给予依法保护。
“合适成年人”到场
安抚涉罪未成年人心灵
小峰与他人一起参与抢劫被抓获,初次犯罪的他被羁押后心理压力很大。
检察官在小峰的父母因路途远无法到场参与诉讼的情况下,用心选择了阳光开朗、温和可亲并具有丰富沟通协调工作经验的合适成年人李剑峰到场见证对小峰的提审,并安排其在案件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阶段两次与小峰沟通交流,最终对小峰起到了良好的沟通抚慰作用。
在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中,父母不能或不愿到场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思明区检察院聘请了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心理咨询老师、退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基层群众组织工作人员、学校教师等人员在内的15位个人素质高、道德素养好、社会经验丰富、热心未成年人工作的人士担任“合适成年人”。
目前,合适成年人到场见证讯问(询问)已达41人次,在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沟通、抚慰、教育以及见证、监督讯问工作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远程帮教
“六个一”帮助未成年人
几个月前,小斌还是一名涉嫌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嫌疑人。由于小斌未成年,认罪悔罪态度好,思明区检察院最终对其做相对不起诉处理。
如何对远在异地并有课业任务的小斌进行更好的帮教?检察官通过思明区检察院的网络在线远程帮教系统,为小斌留言,查看小斌写的帮教日记,为小斌答疑解惑。现在小斌越来越喜欢与检察官交流了。
为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思明区检察院首创“六个一”帮教模式,即组成一个帮教小组,进行日常跟踪帮教,帮助其走上正道;主动与家长或监护人约谈一次并发一份严加管教意见书,督促其加强管教;上一堂法制课并发一份劝诫书或检察官寄语,督促其悔过自新;组织一次公益活动,通过公益活动促其关爱他人、助人为乐;逢年过节寄上一份贺卡,带上检察官的祝福和关爱;进行一次回访考察,巩固帮教成果。
目前,该院共帮教失足未成年人90人,经过帮教,共有59名失足未成年人继续完成学业,4人考取大专学院,20人顺利就业,3人入伍,重新燃起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
校园维权
让法律维权走到校园里
“我们班有个同学总欺负我,用笔扎我,都出血了,怎么办?”“我考试没考好我爸就打我,你能说说他吗?”这是文安小学的同学们在向思明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进行法律咨询。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思明区检察院在今年已设立 “校园维权工作点” 的七所中小学开展 “校园维权周”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检察官们成了孩子们的“偶像”。“检察官姐姐,你们以后要多来啊,我还想听你讲课!”“下次能多带本自护手册吗?我表妹也想要。”同学们的话让在现场为师生答疑解惑的检察官的心里也暖暖的。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制宣传工作,思明区检察院组织法制宣讲团、“阳光小队”志愿服务队、法制夏令营,与社区签署共建协议、设立法制教育基地。
在原有思检网站(访问量104万人次)上设立“青少年维权”栏目、“青少年维权热线”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开设网上在线微博“未成年人检察在线”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及时受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投诉和咨询,发布青少年自护常识和维权动态等内容,目前粉丝已达1.6万余人,转发评论上千条,并已连续三年开展“检察长在线微访谈”活动,由检察长在微博上就青少年维权问题与网友互动交流。
思明区检察院还编制法制宣传报刊《青春法苑》和《与法相伴,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法制宣传及自护手册,该手册采用绘本形式,以四格漫画为主,寓教于乐,受到师生欢迎。
链接
思明区检察院公诉科:
立足服务发展
维护公平正义
思明区检察院公诉科:
建立简单刑案快速审理机制、建立不捕不诉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共同犯罪分案起诉制度、建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一项好的制度,往往会改变人生的走向。而这一项项创新举措的“主人”就是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公诉科。作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他们执法延伸,融情于法,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思明区检察院公诉科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2岁,但他们却“金光闪闪”,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福建省十佳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福建省女职工标兵岗、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最高检察院个人一等功、全省优秀女检察官等一批先进个人。这就是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公诉科。
思明区是厦门市政府所在区,人流量大,社情复杂,近几年案件数量呈逐年抬升态势。面对复杂、多元的执法环境,思明区检察院公诉科青年干警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据统计,2007年以来,公诉科共受理案件5233件7453人,提起公诉4677件6468人。
案多人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突出重点。青年干警们坚持突出重点打击案件、专项打击案件、社会热点案件、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对于历来打击重点的涉黑涉恶案件,公诉科从快从重办理。
法不容情,法也有情。作为国家级的青年文明号,思明区检察院公诉科的干警们在坚决打击犯罪的同时,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展现人文关怀。他们在严格依法的前提下,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
公诉科的干警们从不满足于就案办案,而是从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包括:知识产权、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保护作用,为营造优质投资环境和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驾护航,为打造“幸福思明”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福建厦门思明法院打击金融犯罪维护市场安全
·福建厦门思明禁毒大队连夜破获3起贩毒案件
·厦门思明法院打造公民司法体验基地
·厦门思明法院:品牌创建的引擎效应
·福建厦门思明区推出首部普法“微电影”
·福建厦门思明法律维军网搭建司法拥军平台
·福建厦门思明法律维军网搭建司法拥军平台
·厦门思明警方开展“禁毒宣传进网吧”活动
·厦门思明法院探索微博曝光制度破解"执行难"
·厦门思明研发推出智能访客管理系统
·福建厦门思明治安满意率全省第一
·福建厦门思明区政务服务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