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坚守理想 坚定信念

2013-11-14 16:09: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当我第一次穿上法袍,第一次郑重敲响法槌,第一次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与坦然。作为一名入院不足三年,刚走上审判岗位的年轻法官,我内心充满着对法官职业的无限景仰,同时也体味着“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沉甸甸的份量。尽管是老生常谈,却又字字千斤,需要我付出毕生的心力,孜孜以求。在经历了由书记员到法官的角色转变之后,我对“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忠诚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在我最初的印象中,或者“忠诚”就是军人的代名词,忠诚应当是当国家利益受到侵犯时义不容辞的捍卫与坚守。现在看来,我的想法未免有些狭隘。和平时代的忠诚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最高人民法院将“三个至上”确立为人民法院的指导思想,其实是对“忠诚”的最好诠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忠诚”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作为新时期的法院干警必须坚定忠诚信念,做捍卫社会主义审判事业的坚强卫士。

    为民是政法干警的理念情怀。在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指导下,赋予了“为民”这一字眼更为丰富的含义。在我浅显的理解中,这或许就是农忙时法官驱车几十里山路的一次巡回审判,又或是当事人情绪激动晕倒时法官一杯充满人文关怀的热水,还是法官牺牲休息时间一月七次寻找案件当事人的执着。我想,在这里不必写下他们的名字,这就是法官为民的最好诠释!或许有人会问,你再具有为民情怀,如果当事人对案件审理结果不认同,为民是否真的具有价值?我想说的是,只要具有为民情怀,在工作中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自然就会获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就会进一步提升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案件处理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民就能真正得到体现。

    公正是政法干警的职业灵魂。老百姓来法院打官司,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法院能够公正地审理案件。宋鱼水法官曾说过:“一名法官如果在人情关、关系关上失守,也许会得到一些看得到的东西,但失去的却是作为一名法官最神圣的公正和尊严。”法官如果连起码的公正都做不到,那就是失职,就丧失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我们佩戴的法徽上那不偏不倚的天枰图案正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她时刻提醒着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法律信仰,依法公正地审理好每一起案件,坚守原则不退缩,坚定信念不动摇,牢牢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廉洁是政法干警的底线操守。对于一名年轻法官而言,从校门到院门,对社会缺乏多角度的了解,总认为廉洁问题似乎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在多次观看单位组织的警示教育片之后,我的内心被强烈触动了,那些没有坚守住廉洁底线的人,他们的心路历程也确实经过一番挣扎,他们也曾有着坚定的信仰,有着执着的追求,也曾有过骄人的过去和辉煌的业绩。但在诱惑面前,他们没有坚守住廉洁的阵地。从许多落马的贪官口中都会听到这样的忏悔“战胜自己,天下无敌”。这不是官腔、不是套话,仔细推敲,真的是这样,如果内心足够强大,思想足够坚定,即使是再大的诱惑于你都是味同嚼蜡的,没有丝毫的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常怀律己之心是最及时有效的预警。要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要将廉洁自律时刻铭记于心,做到内融入血脉,外践行于言行。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算好人生七笔账。

    以上就是我对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见解与思考。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们要以忠诚为出发点,经过公平正义的历练,确保司法为民的宗旨,以廉洁奉公贯穿全程。而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种价值观的确立,都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不断感知领悟。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