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扶助的社会群体。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事关残疾人切身利益保障,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是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部署,认真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按照司法部要求,把残疾人作为法律援助重点服务对象,进一步放宽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积极推动将涉及残疾人人身损害赔偿等方面权益保护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不断扩大残疾人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保障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所需费用。健全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各项便利措施,实行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援助服务,有力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好,温暖百姓心”,近日河北省唐山市市民郑霞将这样一面锦旗送给丰南区法律援助中心。两年前,郑霞的丈夫驾驶摩托车下夜班途中,撞到路边没有任何警示标志的碎石,导致精神障碍。虽然交警部门认定堆放碎石的施工部门负有责任,但施工部门却迟迟不予赔偿。历经两年时间和四次法律程序,在法律援助中心帮助下,郑霞一家终于拿到了赔偿金。“我本来已经失去信心,可法援中心坚定了我维权的信念。”郑霞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2012年以来,河北省将残疾人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努力为残疾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截至2013年6月,共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6730件,提供法律咨询24510人次,切实维护了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详细>>>
残疾人在遇到法律纠纷时,普遍存在咨询难、请律师难、打官司难、支付法律服务费难等问题。
近年来,四川省司法厅高度重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
四川省共有622万余残疾人,为方便残疾人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全省各地大力推进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化建设。根据残疾人大多聚居在社区、乡村且行动不便的特点,该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当地残联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22个,依托乡镇司法所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669个,形成了残疾人法律援助的网络化全覆盖。 详细>>>
安徽近距离低门槛为残疾人提供法援服务 基层站点受理援助最快半小时
在安徽滁州高校任职的小朱是家人眼中的骄傲。但一次意外车祸,让年轻有为的他智力严重受损。肇事方见状,只垫付了一部分医疗费就不肯再露面。今年8月19日,小朱走投无路的家人向滁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中心随即开启绿色通道,一次性为小朱办结手续。不到两个月,小朱一审成功获赔26万余元。
像小朱这样需要法律援助的残疾人,在安徽基本能做到应援尽援。近年来,安徽省司法行政机关在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方面持续发力,不仅同残疾人联合会“牵手”,联合发文扩大援助范围,还开展专项活动把残疾人作为重点援助对象,完善服务措施为残疾人提供便捷高效援助,在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制观念、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同时,不断加大法律援助机构服务残疾人工作力度,对需要法律援助的残疾人基本做到应援尽援,而且基本实现能助尽助,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以法律手段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今年前10个月,安徽省共为3581名残疾人提供援助服务,受援人数同比增长19%。 详细>>>
天津北辰区坚持应援尽援为残疾人撑腰 下岗失业残疾人不审困难标准
一手握着“左腿”,另一手紧捏着一张照片,照片是两年前还没出车祸时,棱子和母亲站在天安门前的合影。
棱子是天津市北辰区一家铜材厂司机,今年9月,在送货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失去了左腿。事故发生后,厂方对棱子弃之不理。拿不到赔偿款,还花了大量医药费,失去左腿的棱子,经济来源也没了保障。听说北辰区有个法律援助中心,棱子无奈求助。
了解情况后,承办律师迅速介入此案。一面是无法冷静的棱子,一面是需要运转的工厂,律师多次主持“和谈”,没有争吵升级,只有推心置腹,最终以厂方赔偿25万元达成调解协议。
“残疾人在遇到法律纠纷时,普遍存在咨询难、请律师难、打官司难等问题。实践中,我们坚持应援尽援,援助网络无死角,及时、便捷、高效地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法律援助服务。”北辰区司法局局长李金琪表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