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那辆老自行车

2013-11-13 15:17: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上班不满一年时,我买了辆自行车,七彩马的,说是名牌,买了之后也才知晓它是个名牌。现在它每天伴随我上下班。骑着它上班,使我常常想起家里那辆上海“永久牌”老自行车,那辆自行车的年龄比我都大好几岁,是父母结婚时买的。

    上次回家,父亲还在用它带东西,我笑着跟他说,都这么些年了,它也该退役了吧,他却说,老车扔那儿不用的话就成一堆废铁了。父亲对这辆车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他们那个年代结婚必备的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之一,那辆自行车见证了父母之间相敬如宾、历久弥坚的感情,见证了我们姊妹几个的成长历程。它不知被摔过多少次,车圈都有些变了形,断过辐条,车胎补了好多次又换了好多次,换了里胎换外胎,但它一直没有停止发挥它的功效。它儿时载我去过学前班,去过姥姥家,也载我去过最向往的硕大的苹果园,去过场面玲琅满目的庙会,还去过最不想去的诊所看病打针。一时间它还被当作父亲挣钱养活全家老小仅有的交通运输工具,做一些小生意。

    渐渐地,自己长大了,开始学骑车了,看着车的两个轮子在地上能转起来,想着这家伙比人跑的还要快,于是边学边盯着轮子看,一不留神竟然撞到树上去了,“学车你得往前看啊,别看车轮。”自己心里也在念着不能看脚下,往前看。我还是太笨了,足学了有俩月,才学会。

    后来上初中,离家比较远,要骑车去上课。那时候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不管是不是新的,但终究这个愿望是实现了。刚开始自己还上不了座,只能在横梁上左一歪右一歪的蹬着,但是那种自己骑车的心情甭提多高兴了。见有同学骑车大撒把,甩开两手随意蹬着,自己好生羡慕,只是自己还上不了座。就在这种期待学会大撒把的愿望下,刚上初中不到两个月,我那个心爱的自行车,就在学校的停车棚下面不见了……

    于是后来父亲让我骑那辆老车,车把是生锈了,有些难看,但是骑着还成,车不锁也不会有人偷的。的确我用了大半年,因为自己转了学,便不再骑车上学了。一直到现在还是蛮怀念曾经骑自行车上学的时光,和同学一起嬉笑打闹,一起做伴上学。再后来,车子便一直被父亲骑着。每次回家,它都还在院子里停着,随时被用来效劳。慢慢地,家里有了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价值便渐渐地被忽视了。

    此时,我想起了末代皇帝溥仪与自行车的故事。溥仪与婉容于1922年12月结婚时,溥佳送给他俩的新婚礼物是一辆自行车。据溥佳《溥仪大婚纪实》中云:“因他从未骑过自行车,看了十分高兴,就开始练了起来……练了几天就会了。”为了骑车的方便,溥仪便派人把一些门槛锯掉了。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我把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方便的宫门门槛,叫人统统锯掉。”可见溥仪对骑车有多么的偏爱。从自行车的盛行到后来摩托车的风靡,汽车的出现,四个轮子的越来越快的交通工具的流行,从为数稀少到现在的家喻户晓,从低端组装到高端配置,终究使人类的文明不断推进。

    前一段时间,举行2011年首届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延庆赛段比赛,使我猛然间体会到自行车赛作为一种国际运动所彰显出的“骑士精神”仍然影响着当代人。在素称中国骑游第一县的延庆,当你骑上车看到秀丽的景色,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勤劳的人们幸福的忙碌时,你的烦恼顿时便会烟消云散,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发达的时代,不是上帝的眷顾,而是人类勤劳的结果。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透过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纷繁复杂而又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渐渐地房价上升,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人们又开始追求绿色环保的休闲生活,从汽车开始的普及到现在的限制,终究呼吁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不要走得太快。

    等年底回家了,还得骑骑那辆老自行车。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