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人之“三品”

2013-11-13 14:38: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何谓人之“三品”?元代大书画家赵孟把人之“三品”定向为“人品”、“德品”和“官品”,笔者甚是苟同。

    “品”是一个人立世处事的基础。不同的社会角色,对“品”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普通百姓要讲人品,国家公务人员要讲德品,当领导的要讲官品。人品核心是善,人心向善,待人友善,处事行善,光明磊落,胸襟坦白;德品核心是正,要求公职人员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得民心;官品的核心是公,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可以说,人品是立身之本,德品是处事之基,官品是执政之要。

    “品”字三个口,缺掉哪一个都站不起来。从普通公民进入公务员队伍,再到担任领导干部,三品依次递升,形如金字塔。其中,人品是塔基,塔基越坚实,人品越高尚,金字塔就越稳定;德品是塔身,承前启后,连接上下,既是人品的延伸和升华,又是官品的根本和前提;官品则是塔尖,源于基石,又高于基石。三者高度统一,相互支撑,品字才能立得住,靠得牢,站得稳。因此,做官先做人,谋事先思民,做人才能正,做事才能实,做官才能公。

    有人给为官者作了这样的分类:清官无私、好官无畏、昏官无信、贪官无耻。这话说得很精辟。清官不是做了官后才清廉,而是首先应具有无私的品格,然后为官才清正廉洁。同样,好人才能做个好干部,好干部才能当个好领导。没有好的人品做底子,缺乏做人的基本品德,人品不端、德品不修、官品不正,一旦权力在手,势必生邪心、走歪路、办坏事。古人讲“德不厚者不可使民”,道理就在这里。因此,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可以有高低,但人品、德品、官品决不可退而求次。

    做官一时,做人一世。干部居位一天,就要24小时讲究官品,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当官就要当勤官。党召唤到哪里,就奋发有为在哪里,造福百姓在哪里,建功立业在哪里。二是当官就要当亲官。视群众为衣食父母,做到爱民不惧民、为民不坑民、富民不损民、安民不扰民。三是当官就要当清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坚守精神家园,做到社会再变,灵魂不能浮躁,诱惑再多,步子不能乱套。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