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遗忘的涵义

2013-11-13 14:36: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写这篇文章之前,刚接了一个电话,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来电,明明有存名字的,却不知道对方是谁,只颤颤地照着来电上显示的人的名字叫过去,心里没有底,担心对方会觉察出自己不知道她是谁。聊了才知道,是不久前刚认识的朋友。数句下来,也终于明了对方的身份。

    最近好像很容易遗忘。

    忘记了怎样折纸船,忘记了英语单词的拼写,忘记了下一句想说的话,忘记了某个同学的名字,忘记了什么时间说过怎样的话,甚至忘记了曾经自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年纪。

    遗忘,真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变老的状态?

    今天晚上,当我再次忘记了一个自己曾经比较喜欢的作家名字的时候,我开始有点抓狂。想想早晨的时候,拿了一张漂亮的彩纸,本来想折自己以前经常折的帆船,但拿着纸在手中一遍一遍地摩挲,却始终想不起来正确的折法。我一遍遍地回忆着,原本平整光滑的彩纸被我摩挲的面目不堪,顺着这些纹路,我还是没有折出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帆船。这是怎么了?是真的全部忘记了还是大脑的暂时休克?

    席慕容说,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时光的涵义,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珍惜。总有一些不忘的东西,事情,抑或人。

    但是现在,想想过往的岁月,我思忖着自己都记得了什么。

    曾经的我,对十里洋场的上海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张爱玲一样,站在淮海路的比利时餐馆前,细细品味老上海的点滴繁华和沧桑变迁;曾经想象着能像陈丹燕一样,用一天的时间游完新上海,用自然柔美的文字记录下上海的风花雪月;曾经也想如朋友那样,站在灯火通明的外滩,任江边的风把头发掠起,留下那一刻的惊艳。

    记得大学的时候,常常会从图书馆里借来一摞摞的关于上海的书来看。任思绪在百乐门的舞台上、在南京路上的法国梧桐间、在神秘的淮海路边一遍遍地穿梭,徘徊。上海,在我的印象中,是坚韧而美丽的,似我一如既往追求的品质。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我,之所以对上海有着特别的情愫,是因为在机械单调的环境里生活太久了,总希望过一种相反的生活。这种情愫,原本以为自己怎么都不会忘记,现在也似乎已被我遗忘在风中。如今再遇见描写上海的文字,我已不会再发出特殊的感慨。蓦然之间,我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涵义……

    遗忘,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再回首,那些人,那些事,都已不再。有时候不免把遗忘当成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把它当成时光馈赠自己的一件礼物。因为,遗忘可以让曾经的不愉快抛之脑后;因为,遗忘是新生活的开始,是对过往岁月最合理的了结。

    想到这里,我不禁释然。记又何妨,忘又何妨?其实,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不论是什么,总会铭刻在记忆中;被忘记的,也许只是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所以,让遗忘自然地发生,自然地结束吧。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