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让浪子无忧
浦东新区刑释解教人员数量约占全市1/5,总量庞大而且分布不均匀,人户分离比例较高,促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帮扶、教育和服务工作任务艰巨。对此,浦东新区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抓住《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规定》 生效契机,最大限度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安置帮教,不断夯实安置帮教的群众基础,取得连续6年重犯率低于全市平均、安置帮教率高于全市平均的良好成效。
建立一支专门的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
2006年成立了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多方募集2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社区开展帮扶项目给予扶持。许多居(村)委都成立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治保主任、社区民警等为成员的志愿者帮扶工作小组,积极组织发动社区老党员、律师、楼组长等热心志愿者与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关系并积极开展谈心、教育和就业帮扶等活动,每年开展帮扶活动3万余次。
加强对安置帮教三支队伍的指导培训力度
浦东新区历来重视从事安置帮教工作的三支基层队伍:一是36个街镇司法所的专职干部,二是中和矫正事务所的100余名专业社工,三是浦东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注册登记的3200余名帮教志愿者和85家会员单位。通过专家讲座、岗位竞赛、例会座谈等各种形式,定期组织三支队伍开展工作交流和业务培训。编写《安置帮教政策法规文件汇编》 和《安置帮教志愿者手册》,上半年举办全员志愿者培训,下半年组织骨干志愿者培训,邀请法律、心理学和帮教实务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代表传授帮教理论和实务知识。
夯实基础积极将帮教活动向两头延伸
浦东新区将帮教活动向前延伸,对服刑人员特别是临释放人员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通过与监狱、看守所建立共建合作关系,每年开展帮教活动近百次,帮教服刑人员300余名。
同时,浦东新区还发动企业家积极参与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特殊人员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区过渡性安置基地49家,在岗人员800余人。依托3家企业建立了既能提供工作岗位又能提供培训食宿的“中途之家”,每年提供一定数额的扶持补贴,已安置20余名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三无”人员,至今无一人重新犯罪。
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个性化帮教
浦东的安置帮教工作不搞“一刀切”,而是从每一名刑释解教人员最基本、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出发进行帮扶,逐步获得信任,达到帮扶目的。浦东新区要求每一名志愿者在开展帮教活动中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四谈心”:遇到挫折谈心,思想有疙瘩谈心,重点对象经常谈心,五年以外人员定期谈心,并使他们基本生活有着落,上岗就业有人推,教育疏导有人做,家庭困难有人帮、纠纷疙瘩有人解。
·[视频]上海浦东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挂牌
·浦东区检察院召开强制医疗程序适用研讨会
·上海浦东新区检院举办第二届检察文化月活动
·上海浦东新区开展“平安浦东”集中宣传活动
·浦东:念好“政社互动”这本经
·上海浦东法律援助中心最关注法律惠民
·上海浦东法律援助中心最关注法律惠民
·浦东检察院积极探索涉罪未成年人跨区域观护帮教
·上海浦东万祥镇开展暑期青少年禁毒宣传活动
·上海浦东万祥镇开展暑期青少年禁毒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