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贵州习水努力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2013-11-12 11:17: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近年来,贵州省习水县实施“三化一强”战略,强力推进后发赶超进程,步入了社会经济发展快车道。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特殊的地理区位,严峻的毒情形势不但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习水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着力夯实“以预防为主,强化缉毒打击;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为主,强化‘阳光工程’建设;以规范管理为主,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的“三为主,三强化”禁毒工作基础,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禁毒工作满意度的“双提升”。

    以预防为主,强化缉毒打击

    以宣传教育为抓手,积极营造浓烈的禁毒氛围。在进入习水县城的四条主干道上设置大型禁毒宣传标牌,宏观打造禁毒第一视觉氛围;在该县城镇街道、广场利用经营单位、业主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禁毒公益广告,将禁毒宣传持久化;开辟地方电视台固定禁毒宣传栏目,宣传毒品的危害和禁毒斗争的成果;制作禁毒宣传展板数十块,配合印制的大量宣传资料在该县流动宣传,做到宣传工作常态化;拓展禁毒宣传新模式,在抓好“6·26”、元旦春节“流动课堂”、“禁种铲毒”集中宣传的同时,广泛开展禁毒演讲、文艺演出、影视播放、征文书画比赛等活动,做到禁毒教育多样化。形成了禁毒工作家喻户晓的浓烈氛围。

    以打造禁毒教育精品为着眼点,加强禁毒教育基地建设。习水县依托城区受教育面广,辐射力强的优势,集中财力、物力建成了科技含量较高、内容丰富多采的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及时更新、充实,以达到最佳现场教育效果。禁毒教育基地对该县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及广大人民群众全天候开放,同时接待外县、遵义市群众参观学习,为增强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提供了平台。

    将禁毒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体系管理,强化学校禁毒教育主阵地作用。习水县坚持禁毒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在认真开展“九个一”禁毒教育活动的同时,将禁毒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常规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同管理、同考核,筑牢禁毒教育第一防线。

    强化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管理和整治。习水县以公共娱乐场所业主、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为重点,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筑牢特殊人群涉毒防线。建立健全娱乐场所涉毒排查、巡查制度,从业人员尿检、培训制度,公示、警示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强化依法经营、从严管理意识。加大公共娱乐场所整治,竭力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减轻新型毒品危害。对酒吧、歌舞厅等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赖以生存的公共娱乐场所,开展经常性整治工作,挤占毒品消费空间。

    强化堵源截流,防止毒品多头渗透。按照“堵进口、截出口、断通道”的要求,习水县堵住周边省、市、县向该县渗透毒品的入口,掐断途经该县中转的贩毒通道,防止毒品多头渗透与过境;着力打击毒品零包犯罪活动;继续巩固深化利用特殊人群贩毒活动的专项治理;重拳打击本地家族式、团伙式贩毒网络;坚决铲除各类地下毒品交易活动,更好地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强化公开查缉与信息研判,全力提高挖掘毒品违法犯罪线索能力和侦破毒品案件的水平。习水县采取多警种联合行动,以吸毒案件为基础,深挖涉毒违法犯罪线索,努力经营毒品大案要案,打击毒品源头;借助网络平台和信息科技手段,积极开展线索研判工作,主动出击,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强化禁毒基础工程建设,积极鼓励人民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为增加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信息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禁毒斗争,习水县加大奖励力度,鼓励举报揭发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为主强化“阳光工程”建设

    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强化禁毒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为强化禁毒管理工作,习水县政府将该县禁毒办设置为正科级常设机构,配齐、配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加强乡镇禁毒专业干部队伍建设,按要求配齐禁毒专干,并着力抓好年度培训和专项培训工作,在人力上,给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给予充分保障。

    以动态管控机制为基础,实现发现、登记、戒毒、帮教、康复、回归社会的全程监控和无缝对接。习水县全面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扎实推进“阳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人性化的管理办法,完善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安置、回归社会“四位一体”的戒毒康复体系,切实提高戒断巩固率。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形成。习水县逐步形成以乡镇为主,公安、司法、财政、卫生、民政、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规范该县禁毒委成员单位职责职能,出台“阳光工程”企业在税费减免、贷款贴息、土地征用、产品销售、企业帮扶等优惠政策,开辟“阳光工程”建设绿色通道,为戒毒人员、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回归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习水县基本实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有业可就、有困可帮的工作体系,抽调社区禁毒专干配合“阳光工程”专管民警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员工管理,矫正价值观念、重塑人生观、增强就业意识;通过思想教育和培训技能,按优劳优酬和上进奖励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安心就业;强化就业监护和家庭监护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戒断率、降低了复吸率。

    以规范管理为主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借助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网格平台,提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精细化管理。习水县将社区戒毒康复对象纳入社区治安管理网格,将责任落实到社区民警、社区干部身上,实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无缝对接。

    强化“1+N”结对帮扶、帮教,细化管理手段。习水县借鉴党员干部“五带头”经验,根据辖区的具体实际,采取“1+N”结对帮扶管理手段,将帮教管理任务化整为零,落实工作任务,强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管控率。

    强化联合执法,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精神麻醉药品管理。在严格申购程序的同时,习水县以该县禁毒办牵头,联合安监、卫生、工商、经贸等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措施,严格杜绝易制毒化学品、精神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通过“三为主,三强化”工作措施,营造了良好的禁毒氛围,习水县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禁毒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贵州习水检察院受理首例强制医疗案件
·贵州习水政法机关全力深化平安建设
·贵州习水:“小手拉大手”宣传预防职务犯罪
·贵州习水县创建全国法治先进县侧记
·贵州习水改进作风严控专案工作即时表彰奖励
·贵州习水县百名民警下乡实施“1+N”民生温暖行动

·贵州习水县百名民警下乡实施“1+N”民生温暖行动
·“三关”工程温暖三代人:贵州习水社会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