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观点

商家须诚信 消费要理性

2013-11-11 16:02:0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在上海市区,方圆百米之内有3至5家颇具规模的美容美发店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一夜之间人去楼空或者换了“东家”的情形也并非个别。随之而来的纠纷因此也不断出现。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的消费侵权投诉案例显示,近年来由预付式消费侵权引起的投诉,占据典型案例的一半之多。

  商家诚信为本

  另一份来自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典型企业统计数据测算,截至2012年底,全国美发美容行业企业有27.14万家。伴随着大品牌的不断成长,一些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的美容院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势在必然。

  在美容业界,预付式消费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消费趋势。按理,如果约定合法合理、消费明明白白,提前付款滞后消费因可让消费者享受较多优惠,也不失为一种经营模式。

  然而,合同履行过程中,经营者一旦出现经营不善、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等情况,而不得不关门、易主时,商家应更多地考虑最大程度地保护已提前付款的消费者利益。一方面应诚实告知消费者,另一方面应给予消费者选择退款终止服务的权利,而不是一味地算计消费者,能拖则拖、能赖则赖。须知,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唯其如此,企业才能良性运行,发展壮大。

  想明白了再掏钱

  美容预付消费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多的困扰,应该说和预付式消费自身特点密不可分。一方面,“先行付款”导致消费者在与商家讨价还价中处于弱势,丧失消费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后续服务没了“拒绝付款”这个筹码,对商家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另一方面,“后续消费”导致消费者面临着多方面风险。因为在签订合同时,消费者一般仅能知晓经营者的资质,但对于与履约有关的其他情况,并不十分清楚。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吴薇因此提醒: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充分了解商家的资质、经营状况、信誉情况等,想明白了再掏钱,并索要发票、信誉卡、服务卡等证据,防止维权无据。同时,莫要过分贪便宜,为了价格优惠,被商家层层套进。特别是面对商家“花好稻好”的种种承诺,一定要有定力,切莫丧失了起码的消费理性。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陈汉认为,消费者应提升保护意识,在办理预付卡的时候,不要只关心预付卡的打折情况,而应该进一步了解卡的使用范围、使用限制、退款是否自由、是否可以转让等信息,并且在办卡的时候观察一下发卡商家的历史、规模、是否是连锁经营等信息,以免日后陷入纷争。

  落实行业监管

  据介绍,商务部制定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12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不仅规定了发卡企业应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办理备案,还对发卡企业的发行与服务、资金管理等作出了相应规定。

  在上海,2009年初,针对美容预付消费中的种种乱象,上海闵行区工商部门曾制定《美发美容预付费消费卡发售企业自律公约》,要求企业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同一时期,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也制定了《售卡保证金交纳、使用、管理细则》,并在银行设立了保证金专门账户进行管理。

  这些制度和实践无疑十分有益,但也并非一劳永逸。

  “要规范预付式消费经营模式,遏制实践中存在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吴薇表示。

  吴薇举出的措施包括,在企业注册资金、净资产、经营规模、经营时间、信用记录等方面设定最低标准;对预付式消费合同予以审查备案,对不合法、不公平的合同条款,要求经营者修正后方予以登记备案;对经营者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对投诉较多的经营者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并督促经营者整改,等等。(记者 卫建萍 通讯员 潘静波)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