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法院公开透明
浙江省法院借此平台执结13.8万件案件
在11月8日上午举行的第五届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司法协作和发展论坛上,一块巨大的屏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随着操作人员轻点鼠标,屏幕就像一个无限容量的“万花筒”,瞬即就能看到各种数据、图表、画面,应有尽有。这块大屏幕所折射出来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司法公开”,是此次论坛上,沪、苏、浙、皖4地高院院长探讨的焦点之一。
据介绍,2008年初,浙江高院就开始实施电子审务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构建审判质量、效率管理新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汇总涵盖了审判执行各个节点的数据,建立了全省法院审判、执行两个质量效率评估体系,先后开发了100多个应用系统,建成了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全省法院数据中心和覆盖全省1758个审判用法庭的数字法庭统一管理平台,已汇总全省758万余件案件数据和84万余件案件庭审录音录像,构建了网络全互联、业务广覆盖、数据大集中、资源共享用的浙江法院信息化体系。
就是这个“大数据”,在审判、执行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功效,由此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推进了司法公开。
传统的司法拍卖存在暗箱操作,潜规则多且佣金高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为促进拍卖标的物竞价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实现拍卖价格的最大化,2012年6月,浙江高院联合淘宝网开通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将执行标的物纳入淘宝网进行网上拍卖。
就在论坛进行中,当工作人员切进淘宝网拍的页面时,一家基层法院正对一被执行人的房产和土地进行拍卖,竞价在不断地刷新,使得论坛现场的气氛也随之更热烈和紧张。
今年1至10月,淘宝司法拍卖平台已完成拍卖1122件,拍品包括车辆、机器设备、住宅、厂房、商业用房、公司股权、海域使用权、商位使用权等,成交率达90.59%。成交拍卖品的平均溢价率为44.67%,总成交额为259647.8万元,为当事人省下佣金6392万元。
又如以往法院查找被执行人的存款信息,需要一家银行一家银行地跑。而现在通过点对点信息查控系统,执行人员足不出户,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完成查询。这是因为浙江法院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覆盖在浙52家商业银行的网上专线查询被执行人存款的系统。自去年6月8日该系统开通以来,已查询被执行人存款118万人次,查到存款余额1745亿元,13.8万件案件得以执结。
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可为法官的文书制作、法律适用、深入调研等具体工作提供数据、资料、范本等参考和支持。(记者 余春红 通讯员 张兴平 王华卫)
·浙江一企业涉嫌在多起案件中伪造证据
·浙江义乌规范外地籍被告人缓刑适用
·浙江慈溪检察院:设立工作室关护未成年学子
·浙江庆元 生态环境第一县的司法创新
·浙江杭州余杭推广“三只眼”监控系统
·浙江首次举办"城建局长·检察长论坛"预防职务犯罪
·浙江首次举办"城建局长·检察长论坛"预防职务犯罪
·浙江:“百姓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浙江宁波中院探索知识产权审判大陪审制
·浙江公安厅:维护社会平安 建设公安铁军
·[视频]最美浙江人:交警及时救治昏迷男子
·[视频]浙江公安机关开展从警为谁服务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