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板凳都搬好了没有,再调试一下音响。”10月17日上午9时,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便在法院对面的机投镇生活广场上有条不紊地布置起巡回法庭,从10时开始,将有3个案子在这里公开审理。此时,副院长王佳舟正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天空飘着小雨,却没有减退群众的热情。不一会儿,广场上停下来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把巡回法庭围得满满当当。
“一大早就看到这里要开庭了,我和老伴赶紧回家拿相机赶过来,还拿到法院发的案例小册子《身边的法律》,回去吃饭的时候要给家里人普法!”家住附近的吴大爷兴奋地说。
据了解,从今年3月开始,在武侯法院开展的“接近司法,感受公正”活动中,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采访中,院长唐卫向记者介绍了开展这项活动的背景。2012年,武侯法院获得“全国模范法院”称号后,已经走到了一个发展“顶峰”。如何在荣誉面前传承和发扬武侯法院优良传统,如何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摆在院党组面前的一道命题。“只有让老百姓走进司法、认识司法、感受司法,才能增强司法公信力。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对外让群众在看得见的地方感受到司法的阳光,对内在群众看不见的地方加强法官队伍管理,真正做到促公信、赢信赖!”唐卫对记者说道。
“现在开庭!”上午10时,人民陪审员、公诉人按时就位,刑庭法官罗莉敲响了手中的法槌,声音不大,却不失威严。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今天开庭审理胡某盗窃一案,被告人,现在核对一下你的身份信息……”
在法庭的隔离带外,围观的人群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法官的每一句话,看到被告人席上出现了身穿囚服的被告人,人们互相在说些什么。
随着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案件的始末逐渐呈现出来。
大学毕业的胡某为了支付工人工资,偷拿女友小琴的银行卡,取了5000元。后来,女友要求他归还,他觉得男女朋友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索性不理不问。因为胡某迟迟没有归还,女友一气之下报警。
听完起诉书,围观的群众纷纷议论开来:“是女朋友的嘛,拿点钱不行嗦?”“他是偷又不是借,女朋友又没同意,还一直都不还,肯定是违法啊!”
经审理,罗莉当庭宣判,鉴于被告人胡某认罪态度较好,属偶犯,且将全部赃款退还被害人并获得谅解,最终判处其缴纳罚金5000元。
判决后,法院工作人员随即向前来旁听的群众回收庭审前发放的《庭审意见征求表》。
“一次公开庭审,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你呢。”罗莉笑着对记者解释,“他们的意见都会通过表格的形式返回法院,再一想到法院还要录下来全程转播,压力真是不小。”
在武侯法院,每个法官都会面临这样的压力。据记者了解,“接近司法,感受公正”活动开展半年多来,武侯法院坚持每周至少一次巡回开庭,把鲜活的案例和法律常识送到群众身边。
当事人说
巡回审判是好事,不仅起到了法制宣传的作用,也起到了教育警示的作用。从一开始法庭纪律的宣读,到中间详尽的审理过程,无不起到法制宣传的作用。希望可以坚持下来,不仅到生活广场,也可以深入到大的社区院落。此外,在现场发放一些案例故事小册子,也比平时单纯发放效果要好得多。老百姓白天听了庭审,晚上可以通过看武侯法院之前审理的案件得到教育。
——旁听人员、武侯区政协委员 王 雷
同时加强与媒体合作,通过“以案说法”、“法官说法”等栏目、板块的播出刊发,让群众听到身边的故事,学到法律知识,起到普法作用,真正从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司法公正。
精细化的管理
下午2时,武侯法院第七法庭,随着民二庭法官杜伟法槌落下,庭审正式开始。
开庭没多久,唐卫带着审委会专委、业务庭负责人等一行人,走进了法庭观摩,而杜伟此前并不知情。
这起案件在审判长的组织下,庭审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有序进行。
“庭审语言、程序规范,能有效控制法庭秩序,庭审驾驭熟练,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庭审。”唐卫在庭审结束后,对庭审现场作出评价。
这种突击式庭审观摩,是武侯法院“庭审优化”的手段之一。唐卫介绍说,突击旁听的目的是要查找问题、改进不足,不断优化规范庭审细节。“这对法官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提升业务能力的催化剂,我们要做好庭审无瑕疵,才能提升司法公信力。”
“庭审优化”只是案件“两评查”工作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切实优化提升裁判文书的严谨。
“我们通过文书评查小组、部分交叉评查、法官沙龙点评等多种形式,对已结案件按照5%的比例随机抽取裁判文书按照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指标进行评查,评查的意义在于监督法官文书写作能力,防止‘瑕疵’文书流出法院。”审管办主任夏南向记者介绍说。
采访中,记者在审管办发现一种特别表格“法官办案你来评”,随手拿起一份,上面写着承办人、案号案由等信息,还有对审判中有无语言不文明现象,是否让当事人充分表达意见等内容。
这是武侯法院在开展“接近司法,感受公正”活动中的另一项举措,通过调查各方当事人对其所涉个案的办理过程和结果的意见建议,了解民众对目前法院司法工作的态度和看法。
对此,唐卫表示,法院办案就是要经得起群众检验,这也是司法公开的一种体现。“群众参与进来,让我们必须‘睁大眼睛看细节’,优化工作方式,让司法的各个方面经得起监督。”
主动式的开放
开庭时要直面公众和媒体,开庭后要接受各方评议,民三庭法官郭静坦言刚开始会紧张。“以前哪里想到过一次开庭还会有这么多人监督你,就怕哪个地方出错,开庭前,我还特意对着镜子演练了一番。”
不过,现在已经有了多次开庭经验的郭静显得胸有成竹,“不管是院领导突击检查、巡回审判,还是普通案件开庭,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不会因为有压力而自乱阵脚,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你,只会让我们更加重视司法作风、庭审规范,让当事人感到我们是在公正办案。”
“接近司法,感受公正”活动开展以来,武侯法院还加大与企业、学校、街道办联系,增强普法教育。和很多同事一样,该院刑庭副庭长赖武梨在普法活动中,学会用群众的语言来诠释法律:“给群众讲法律,一定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话,现在我在开庭、写裁判文书的时候,也注意这个问题,才能让法律传达的意思真正到位。”
因为严格的要求和“众目睽睽”的压力,初任法官的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光是专题培训,已经进行了十期,内容都是和审判实践紧密联系,我相信通过培训以及资深法官的传帮带,今后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庭审,他们都会表现得很好,体现出司法的公正权威。”政治处工作人员贾天保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法院对面的机投镇生活广场在未来会进行一番改造,不仅会作为巡回开庭的场所,还会建成法制广场,定期展出展板、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辖区内良好的司法环境。“群众走近司法,才会了解司法,法官严格要求,才会促进公正,我相信,来自各方的监督,司法的公信力才能真正体现,法律的威严也会更加熠熠生辉。”唐卫最后对记者说。
·司法公开的宪法表达
·加大司法公开 温州法院实现案件跟踪一网通
·内蒙古高院确定首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司法公开 司法民主与司法公信力
·最高法:深化司法公开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
·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