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见闻

2013-11-10 09:44: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同时加强与媒体合作,通过“以案说法”、“法官说法”等栏目、板块的播出刊发,让群众听到身边的故事,学到法律知识,起到普法作用,真正从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司法公正。

    精细化的管理

    下午2时,武侯法院第七法庭,随着民二庭法官杜伟法槌落下,庭审正式开始。

    开庭没多久,唐卫带着审委会专委、业务庭负责人等一行人,走进了法庭观摩,而杜伟此前并不知情。

    这起案件在审判长的组织下,庭审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有序进行。

    “庭审语言、程序规范,能有效控制法庭秩序,庭审驾驭熟练,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庭审。”唐卫在庭审结束后,对庭审现场作出评价。

    这种突击式庭审观摩,是武侯法院“庭审优化”的手段之一。唐卫介绍说,突击旁听的目的是要查找问题、改进不足,不断优化规范庭审细节。“这对法官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提升业务能力的催化剂,我们要做好庭审无瑕疵,才能提升司法公信力。”

    “庭审优化”只是案件“两评查”工作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切实优化提升裁判文书的严谨。

    “我们通过文书评查小组、部分交叉评查、法官沙龙点评等多种形式,对已结案件按照5%的比例随机抽取裁判文书按照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指标进行评查,评查的意义在于监督法官文书写作能力,防止‘瑕疵’文书流出法院。”审管办主任夏南向记者介绍说。

    采访中,记者在审管办发现一种特别表格“法官办案你来评”,随手拿起一份,上面写着承办人、案号案由等信息,还有对审判中有无语言不文明现象,是否让当事人充分表达意见等内容。

    这是武侯法院在开展“接近司法,感受公正”活动中的另一项举措,通过调查各方当事人对其所涉个案的办理过程和结果的意见建议,了解民众对目前法院司法工作的态度和看法。

    对此,唐卫表示,法院办案就是要经得起群众检验,这也是司法公开的一种体现。“群众参与进来,让我们必须‘睁大眼睛看细节’,优化工作方式,让司法的各个方面经得起监督。”

    主动式的开放

    开庭时要直面公众和媒体,开庭后要接受各方评议,民三庭法官郭静坦言刚开始会紧张。“以前哪里想到过一次开庭还会有这么多人监督你,就怕哪个地方出错,开庭前,我还特意对着镜子演练了一番。”

    不过,现在已经有了多次开庭经验的郭静显得胸有成竹,“不管是院领导突击检查、巡回审判,还是普通案件开庭,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不会因为有压力而自乱阵脚,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你,只会让我们更加重视司法作风、庭审规范,让当事人感到我们是在公正办案。”

    “接近司法,感受公正”活动开展以来,武侯法院还加大与企业、学校、街道办联系,增强普法教育。和很多同事一样,该院刑庭副庭长赖武梨在普法活动中,学会用群众的语言来诠释法律:“给群众讲法律,一定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话,现在我在开庭、写裁判文书的时候,也注意这个问题,才能让法律传达的意思真正到位。”

    因为严格的要求和“众目睽睽”的压力,初任法官的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光是专题培训,已经进行了十期,内容都是和审判实践紧密联系,我相信通过培训以及资深法官的传帮带,今后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庭审,他们都会表现得很好,体现出司法的公正权威。”政治处工作人员贾天保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法院对面的机投镇生活广场在未来会进行一番改造,不仅会作为巡回开庭的场所,还会建成法制广场,定期展出展板、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辖区内良好的司法环境。“群众走近司法,才会了解司法,法官严格要求,才会促进公正,我相信,来自各方的监督,司法的公信力才能真正体现,法律的威严也会更加熠熠生辉。”唐卫最后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司法公开的宪法表达
·加大司法公开 温州法院实现案件跟踪一网通
·内蒙古高院确定首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司法公开 司法民主与司法公信力
·最高法:深化司法公开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
·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