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60岁及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人口总数的23%。近年来,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清波派出所以“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为主题,实施了一系列敬老助老措施,落实了多项老年优待政策。近日,清波派出所被评为全国首批“敬老文明号”单位之一。
为50余名老人上门办证
据了解,针对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导致无法办理二代身份证的老人,清波派出所推出电话预约登记和上门服务措施。目前,派出所已配备专门用于拍摄身份证照片的相机、幕布等硬件设备,辖区老年人或其子女平日可通过派出所值班室或户籍室电话进行登记预约,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与预约人选定服务日期,择日上门服务。据统计,这项措施实施以来,清波派出所已为50余位老人提供上门拍照、办理身份证和送证服务。
此外,今年1月,清波派出所办证窗口民警为60岁以上老人开辟了 “绿色通道”服务,对于家住上城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办理完相关业务后,由派出所民警护送老人安全回家。去年10月以来,派出所户籍窗口实施弹性工作制,两名户籍民警实行午休轮班制度,让老人们在午休时间也能办理业务。“绿色通道”措施和午休轮班制实施以来,清波派出所已优先为300余名老年人办理相关业务。
安装1639个紧急呼叫器
清波街道有60岁以上的老人9014名,其中包括 “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1049名。清波派出所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为1639户老人安装了紧急呼叫器,呼叫器与上城分局指挥中心连通。“1个月下来,老人报警次数虽然并不多,但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清波派出所教导员沈宁告诉记者。
前不久,一位“空巢老人”按下了呼叫器按钮,上城分局指挥中心民警回拨电话后却无人接听,民警立刻通知清波派出所。派出所民警赶到老人家后,无人开门,于是马上联系消防员,进入老人家中。进屋后,民警发现老人已不能动弹,便立刻联系120急救人员将老人送往医院。因抢救及时,老人终于转危为安。
为确保老人们有平安的生活环境,清波派出所在警务创新、主动服务、加强防范宣传和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下功夫。他们改变原来的“坐堂式”警民恳谈模式,由所领导带领民警每月定期进小区与群众交流,听取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在安全防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严格检查小区的物防、技防设施,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900余份,为老年人安装门窗报警器200个,接受老年人户籍咨询50余次,听取有效信息和建议34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6处。
加强安全防范宣传
陆泽华是清波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今年夏天,他为敬老院放映了15场电影,而放电影的设备是他自掏腰包花3万元购置的。
陆泽华告诉记者,他建立这个“小电影院”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还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安全防范宣传。他找来《英雄儿女》《上甘岭》等经典影片,又从网上下载了老年人防骗防盗的宣传片,在放影片之前先放映安全防范宣传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清波派出所还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购置了小型发电机、音响、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机,将一辆警用车改装成“流动宣传车”,实时流动播放防盗抢、防诈骗等影视宣传资料,从以往单一的图文宣传转变为动态的影像声像宣传,更加直观易懂,深受老年人的喜爱。(记者 谢佳)
·给杭州交警竖竖大拇哥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年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京华时报:问题频发 杭州地铁需要一次体检
·浙江杭州保障浙商大会安全有序
·杭州西湖法院引入专业团队化解家事纠纷
·浙江杭州试点启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保障系统
·浙江杭州试点启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保障系统
·杭州铁警破获一起抢夺案
·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浙江杭州:“和事佬”5年调处矛盾42万件
·杭州萧山民警10年爱心接力圆女孩求学梦
·杭州滨江法院执行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