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茶棚检查站副站长陶雄伟坚守武黄高速武东收费站14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令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他积极探索求新,自创“陶氏三问”查缉方法,成功破解了一系列盘查难题。自从警以来,他参与破获各类案件2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守好打击犯罪第一道防线
茶棚检查站办公用房是一栋4层老楼,矗立在远离闹市的城门外,每当夜幕降临时,这栋楼显得有些孤单。检查站的9名民警分成两班,轮流在附近道口进行检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检查站,每年都查破一批大要案件。
陶雄伟在这个检查站坚守了14年,他把这里视为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今年8月25日清晨,陶雄伟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武东收费站。6时许,一辆准备进城的出租车开过来,他示意司机靠边停下。
车上坐着4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坐在后排中间的男孩怀里抱着一个双肩背包。“我们从黄石过来的,准备到武汉找朋友玩。”其中一个男孩说。
在背包里,陶雄伟发现了20多捆零钞,事后清点共有1.3万元。陶雄伟和同事立即将4个男孩分开询问,但他们都不承认背包是自己的。为了弄清真相,陶雄伟将他们带回了检查站。
很快,他们交代,这些钱是在大冶市一居民家里偷来的,一共偷了2万元,其中7000元已经被他们花了。
陶雄伟立即联系了大冶市公安局金牛派出所民警。3个多小时后,金牛派出所民警称,在某市场做水产生意的刘某家被盗了,丢了面值10元、5元、1元面值的零钞,共计2万元,刘某还没来得及报案。
“你们武汉的警察真神,我还没有报案,你们就已经破案了。”刘某说。
自创“陶氏三问”查缉方法
茶棚检查站常年扼守在武汉 “东大门”武东收费站,是进出武汉市的交通要道,车流量大。如何快速发现疑点、捕捉疑点,从而快速有效地查破案件,是陶雄伟时常思考的问题。
他利用业余时间琢磨,在工作时间检验效果,最终研究出了以“问谁”、“问什么”、“怎么问”为基础的查缉方法,被同事们称为“陶氏三问”。
2009年12月22日20时30分许,陶雄伟和搭档黄智斌拦下了一辆由武汉开往南昌的客车。坐在第二排的孟某很配合检查,他迅速掏出证件,并打开了身边的电脑包。
“新笔记本怎么会没有充电器?”疑云笼罩在陶雄伟心头。他走下车,检查客车的行李箱,发现了3个大塑料袋和6个纸盒子,里面是5台电脑主机和4台电脑显示器。司机介绍,这些都是孟某的。同时,黄智斌用查询系统查出,孟某曾被判刑。
陶雄伟立即将孟某带回检查站。孟某一口咬定电脑是从别人那里收来的,但拒不交代具体情况。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电脑包装纸盒上的经销商信息引起了陶雄伟的注意。第二天上午,陶雄伟通过联系电脑代理商,查明这些电脑来自陕西安康一家电脑专卖店。随后,他与安康警方联系,证实该专卖店发生了盗窃案,被盗物品与孟某所携带的物品全部吻合。(记者 秦千桥 通讯员 冯威 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