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尧花园发生3起盗窃案,安排特勤队员开展24小时值守……”这是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尧化门派出所“网格化警务”每周分析会上的记录。
“最近社区多了很多陌生面孔,而且看上去行踪很隐秘。8号楼501室的两名租客这几天都是晚上11点才出门,第二天一大早回来……”这是栖霞区家庭式旅馆工作人员向民警反馈的情况。
据了解,南京市栖霞区面积近400平方公里,人口近100万人,而警力不足600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今年以来,栖霞分局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加强群防群治,初步形成了与社区居民共建共守共享平安的格局。
实行网格化社区警务
发案同比降三成,抓获犯罪嫌疑人近200名
“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网格连民心、携手创平安。”这是今年以来,栖霞分局尧化门派出所民警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以来,尧化门街道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和街区等每一级网格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与参与人,形成了“一格多网、网中有格”的管理新模式。
为将社区警务工作与街道网格化管理有效对接,栖霞分局积极与街道负责人沟通,分局人口管理大队和尧化门派出所具体实施,逐步建立了社区警务与网格化管理无缝对接的机制,有效整合街道、社区等各类社会资源力量4000余人参与。
同时,尧化门派出所招募了近3000名治安志愿者,主要包括环卫工人、送奶工、出租车司机、送报员、水电气抄表员、快递员、保洁员、物业管理员等经常出现在社区的人员。该所还专门组建了一支20人的特勤队伍,队员均从退伍军人中招聘,年龄都在25岁左右,专门从事巡逻防范和突发事件处置。
据统计,今年1月初至10月初,尧化门派出所依靠网格化的社区警务模式,调动7000余名社会巡防力量,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近200名,发案同比下降约30%。
实时更新租房人员信息
刑事发案同比降五成,居民安全感大幅提升
据了解,仙林大学城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高校聚集区,有高校13所、在校大学生近13万名。而这里各类旅馆、招待所仅有25家,客房价格居高不下,超出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催生了日租房和家庭式旅馆。
日租房在仙林地区扎堆出现,给治安管理带来了不少新问题。为解决日租房取缔难、办证难、管理难的问题,栖霞分局民警用两个月时间,对存在日租房的小区逐门逐户调查摸底,建立了详细台账。
摸清基本情况后,分局决定,在日租房管理工作中,以登记采集住宿人员信息为核心,做到实时录入、实时传输,以“以堵为主、堵疏结合、分类处置、严格管理”为原则,将日租房挂靠为“家庭式旅馆”,在每家门口挂上牌子,标上顺序号码。
在具体管理中,栖霞分局推行四级“网格”管理模式。一级网格以派出所为主,二级网格以社区为主,三级、四级网格以经营户为主,确保住宿安全、人员信息采集全面。据了解,截至10月底,仙林大学城的违规日租房已被全部取缔。
栖霞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香樟园小区、仙林新村小区的日均住宿人员信息采集量已达到400人,实现了住宿人员信息的实时录入和传输。同时,小区内案件、警情明显下降,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0%,居民和租住人员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人防技防群防相结合
万人社区三年未发生车辆盗窃案
栖霞分局龙潭派出所辖区在南京算得上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辖区内的江畔人家小区是国家级康居示范小区,有67栋楼,居民近3000户,常住人口1万余人。
江畔人家小区没有设门禁和围墙,属于全开放式管理的小区,出入口有17个。为了做好小区的治安管理工作,龙潭派出所社区民警杨忠颇费了一番功夫。他发现,小区居民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是电动车和自行车,车辆防盗成了治安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与社区管理人员商量后,杨忠决定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做好人防、技防、群防的“三防”工作。
在人防方面,社区安排了10余名地下车库管理员,确保车库24小时有人巡逻。同时,物业保安巡逻小组也全天候不间断巡逻,每4人组成一个巡逻班组,确保小区巡防无死角。
在技防方面,杨忠与社区和街道协商后,在小区内的重点位置安装了134个摄像头,物业监控室的保安随时可调看监控录像,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进入小区,可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巡防人员赶到。
此外,杨忠还与社区管理人员共同组建了10余人的老年服务队,他们与67栋楼的楼长们一起组成了一支巡防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联合治安巡防的作用。
在杨忠的努力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近3年来,江畔人家小区未发生过一起车辆被盗的案件,该小区的其他治安案件发案率也大幅下降。(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陈峻)
·南京栖霞: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江苏南京栖霞检察院:病床前跨省开庭
·南京栖霞区检察院“晒”出办案质量及考核情况
·南京栖霞: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大学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