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斩断“垃圾短信”黑手

2013-11-07 19:39: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2013上半年垃圾短信报告》显示:垃圾短信半年总量超2000亿

“北上广”成“重灾区”

    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发布了《2013上半年垃圾短信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垃圾短信总量超过2000亿条,广告推销类垃圾短信最多,诈骗类短信危害最大。作为困扰手机用户的顽疾,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这份报告以中国大陆地区9800万条用户举报的垃圾短信为分析样本,整理出垃圾短信的现状、趋势、类别、号段特征等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针对危害性最强的诈骗类短信做了深入分析。

技术屏障 行政监管 立法保护——专家建言三大“利器”治理“垃圾短信”

    对于困扰公众的“垃圾短信”顽疾,专家建议从筑牢技术屏障、加强行政监管、完善立法保护三个方面综合治理,对“垃圾短信”展开“立体作战”。

    专家认为,当前,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散见在众多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内容缺乏统一性,相互之间也缺乏衔接,对各种权利的界定并不明确,应该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包括对滥用个人信息者如何制裁、由什么机构负责执法等。

链接:垃圾短信乱象扫描

    “需要贷款吗”、“您中大奖了”……不请自来、明显带有广告甚至诈骗内容的垃圾短信,令人不胜其扰,垃圾短信已成为威胁公众个人信息安全的重灾区,呈现出种种乱象。专家建议,公众首先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租房买房登记、网上购物登记等需要填写手机号等资料时,可以使用临时号,以免手机号码外泄。同时,可以通过安装手机安全软件或将一些频繁骚扰的号码设置为黑名单等方式,拦截部分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

    评论:斩断垃圾短信背后的利益链条

    当前,针对垃圾短信的法律法规显然很不完善。除了利用短信进行欺骗、敲诈、推销违禁品等明显违法犯罪由公安部门介入外,对大量广告类垃圾短信的界定、处罚,对运营商的法律责任,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都还存在诸多法律空白,公众处于投诉无门、忍气吞声的尴尬境地。

    根除垃圾短信泛滥,要靠运营商严格自律,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形成相关监管部门齐抓共管、持之以恒的治理局面。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垃圾短信半年总量超2000亿 “北上广”成“重灾区”
·根治垃圾短信顽疾需出重拳
·垃圾短信泛滥谁该“挨板子”
·人民日报:用法律斩断垃圾短信利益链
·垃圾短信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