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官协会副会长、中国女法官协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秀红出席会议。来自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专家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庭审语言研究——以薄熙来案庭审语言为主要材料”。与会人员以前不久社会和法律界关注的微博直播薄熙来案件一审庭审的情况为主,就法官庭审语言、公诉人庭审语言、辩护人庭审语言、被告人庭审语言及证人庭审语言等进行了认真热烈地讨论。庭审语言的背后展现出各方的法律权力或权利。大家认为,该案一审庭审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以其高度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明显增强了司法公信力和亲和力。法官客观中立、主持有度,最大限度的维护了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控辩双方围绕争议事实,展开了精彩的庭辩。这些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显示了中国社会法治的进步。
2008年成立的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以推动我国法律语言研究为宗旨,促进法律语言理论研究服务法律实践为目标。本次会议为第六届年会。(记者 谢圣华)
·中国行为法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
·中国行为法学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举行
·法律实施:成就法治中国愿景的重要阶梯 ——中国行为法学会“第二届中国法律实施论坛”述要
·中国行为法学会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