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头离开小石头砌不成墙”
用农民哲学方法传承“枫桥经验”的衢州样本
浙江省衢州市新塘边镇勤俭村曾是全国闻名的哲学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村掀起了学哲学、用哲学高潮,哲学名句在衢州大地上广为传诵。四十多年风云变幻,新塘边镇坚持运用农民哲学方法,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被评为信访“三无”乡镇,成为衢州平安创建的先进典型。
“农民哲学村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农民哲学方法并未过时,农民哲学与‘枫桥经验’理论相通、一脉相承,在指导矛盾纠纷化解及各类平安创建工作中历久弥新。”衢州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副书记陈志明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如“大石头离开小石头砌不成墙”这样的俚语,就道破了平安建设与群众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在农民哲学的指导下,衢州深入开展“平安连万家”活动,立足防之于初、治之于早、控之于小,2009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15万余件,连续7年荣获浙江省“平安市”称号。
苗头隐患早预防
农民哲学家姜汝旺今年81岁,曾任勤俭村村支部书记,善用哲学原理调解各类纠纷,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娘舅”。
怎样发现矛盾?姜汝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当地有这样一个典故:会叫的狗会咬人,不会叫的狗更会咬人,狗叫了,人就会提防它,不容易被咬着,狗不叫,放松警惕,一不小心就被咬。
“要想办法让狗叫起来,做到苗头隐患早发现、早预防。”镇党委书记李纯浩向记者讲述起来如数家珍,新塘有9666户人,其中331名留守儿童、163名空巢老人、59名困难党员、165名困难群众,共718人,镇里为这些人建立了“民情跟踪单”,确保民情信息一清二楚,民情沟通一户不漏,为民服务一丝不苟。
汪小军是日月村村民,一场交通事故让他的命运彻底改变,不仅身体残疾了,还因交通肇事罪入狱,妻子也跟他离了婚,绝望之余,准备向当时所在单位申请经济补偿,淤头派出所民警毛政伟得知消息后,迅速为他制作了一份“治安信息警单”,会同乡镇综治干部,一起陪他寻求法律援助,多方奔走,筹措伤残鉴定和民事诉讼等费用,汪小军感慨万分,“要不是你们这么上心地帮我,还真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傻事!”
“不能让民情信息躺在笔记本上。”李纯浩对此颇有体会,像大龄青年对象难找、家庭不和睦、农村困难群体增多这类民情信息,既是民情需求,又是苗头隐患,排查到这些信息后,镇里马上对症下药,组织了爱情连连看活动,成立老娘舅服务团队,开展“春泥、夏雨、秋阳、冬暖”四季关爱行动,避免隐患转化为社会矛盾。
这只是衢州开展“三民工程”的一个缩影,全市1.7万多个网格3万余名网格管理员主动参与民情档案建立、定期沟通民情、为民办事全程服务,目前,全市61万余户居民全部建立了民情档案,网格员掌握更新信息达13万余条,便民服务中心共为群众代办事项30万余件,提供各类服务16万人次。
矛盾纠纷早化解
“毛毛雨湿衣衫,不小心上大当。”基层的小矛盾、小纠纷,像毛毛雨,看似无碍,一旦被疏忽就容易引发严重后果。吸取该经验,衢州强化关口前移,建立信息预警排查、风险评估等制度,设立一站式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确保矛盾纠纷控之于小、调之于早。
衢江有个“调解超市”,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窗口一应俱全,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专业性调委会任由选择,在这个自选超市,孔家村渔民刘益斌就找到了他所亟需的法律服务。
辛苦养殖的鱼苗全死了,刘益斌怀疑是上游腾瑞机械厂排污造成的,机械厂则认为上游企业都有排放污水,为何只找他一家?双方协商未果,找到区水利局渔政管理站,但调查颇费周折,最后由水事纠纷调委会出马,本着尽快解决纠纷、维护渔民合法权益的原则,经协商,机械厂愿意承担责任,赔付损失5.5万元,该事件最终圆满解决。
在杭新景高速公路第21标段项目部,杨林派出所民警林延峰又立了一大功,不仅将被盗的12台电脑追回,还抓捕了3名犯罪嫌疑人归案,安保处处长刘敏称赞说,“项目警官对我们帮助太大了!电脑里有珍贵资料,要不是快速破案,就会耽误工程进度。”
征地拆迁、工程扰民、补偿安置、村民强揽工程引起的矛盾纠纷,几乎每天都有,林延峰多年驻扎工地一线,处理起矛盾纠纷游刃有余。
“矛盾排查、打击整治,保障项目无障碍施工,推行项目警官制,我们尝到了实在的甜头,如果接处警民警从派出所赶过去,到达时,小矛盾就可能已酿成了大矛盾。”开化县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陈玮介绍,开化在大型工程标段共设立项目警官42名,今年以来,已摸排各类矛盾隐患176条,共查破“杨林盗挖石煤”、“何田毒清水鱼”等涉及重点项目案件47件,及时保障了群众利益。
平安建设靠群众
“平安和谐就是一堵墙,大石头离开小石头砌不成墙。”在陈志明看来,如果将镇村两级干部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比喻为大石头,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小石头,平安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
2009年以来,衢州以“五大安全网、干部责任网、平安促进网”建设为抓手,每年不少于2万名机关干部参与矛盾排查化解,全市1800多个平安促进会、3万多名平安促进员参与到平安创建中。
叶兰花是荷花街道兴华社区一名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13年,2010年3月,她用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开通了一条24小时调解热线“兰花热线”,从一开始的陌生新鲜,到最后熟悉、信任,“有困难找兰花、有需求找兰花、有烦恼找兰花”成为居民的口头禅。
在叶兰花的带动下,一朵兰花开,变成朵朵兰花香,2011年6月,社区成立了兰花热线工作室,组织了兰花热线帮助团,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0多起,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队伍加入到平安建设中来,兰花食品安全巾帼义工队从初始的十余名义工,扩大到上百名义工,进居入户开展食品安全宣讲,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记者陈东升 见习记者王春)
·“法学浙军”为“法治浙江”建设出谋划策
·浙江岱山:“五步判断”甄别虚假诉讼
·浙江:江山公安以警为本建“幸福警营”
·浙江温州创设民商事纠纷行业协会调解中心
·浙江温州鹿城销毁非法爆竹6930箱
·浙江东阳:开办“检察夜校”提升队伍素质
·浙江东阳:开办“检察夜校”提升队伍素质
·浙江强化技术性证据审查
·浙江籍法学家研究会年会召开
·浙江金华江南:办好百姓"小事"做实民生警务
·浙江温州交警推出非现场交通违法网上处理
·浙江温州龙湾:精品警务室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