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身着警服的“村官”—麦麦提敏·如则

2013-11-06 14:33: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疆法制报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警务室民警,却有着两个身份:一个是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公安局萨罕派出所托万兰格尔警务室警务长,一个是托万兰格尔村党支部书记。

    他叫麦麦提敏·如则,今年28岁,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家乡工作,成为了一名巡防队员。2012年4月,麦麦提敏参加自治区农村和社区警务工作人员考试,经过层层选拔,如愿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从进不了门到座上宾

    简短的岗前培训后,麦麦提敏被分配到了托万兰格尔警务室工作。麦麦提敏说,他出身农村,喜欢农村,熟悉农村工作。但是接踵而至的难题让麦麦提敏觉得,这里的工作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轻松。

    去年5月,村民吾拉依木·塔依因为乡里要新建村办公用地时占用了他家2亩地,当时乡里给他置换了同等面积的农田,但吾拉依木不满意赔偿条件,有上访的苗头。麦麦提敏来到了吾拉依木的家里,试图做通吾拉依木的思想工作,但是话刚出口,被就吾拉依木一家“呛”了出来。

    但是没过几天,麦麦提敏又带着笑脸来了,一句句阿卡(维吾尔语,意为大哥)地叫,让吾拉依木不好意思再拒绝,将麦麦提敏主动让进了屋。一小时后,吾拉依木面带愧意,将麦麦提敏送出家门。后来,吾拉依木逢人便讲,自己一时糊涂,有些事没想通,要不是麦麦提敏及时提醒,恐怕自己会做了傻事。

    今年3月的一天,麦麦提敏正在忙手头工作,一位刚刚走访回来的协警边拍衣服上的灰尘边随口说,他刚才看到村里一孤寡老人身体不舒服,可能活不长了。

    麦麦提敏闻听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和同事们驱车赶到78岁的肉孜汗·托合提老人家里。当了解到老人突发疾病很危险时,麦麦提敏二话不说,掏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元现金,和同事们一起凑了凑,将老人送到了乡卫生院,并安排民警和协警轮流看望。

    几天后老人痊愈了,自己走回了家。一路上,老人都在说,要不是麦麦提敏他们照顾,她早就到另一个世界了。

    村民说,村里建了警务室后,大家都怀疑是来找村民麻烦的,没想到不但没找麻烦,还帮着办了不少好事,调处了不少矛盾和纠纷。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一旦遇到解不开的疙瘩和矛盾,都喜欢找麦麦提敏解决。

    图的是被群众认可

    麦麦提敏说:“我对这片土地、这里的群众有很深的感情,大家有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

    “瓦哈甫·巴吾东家的抗震安居房马上要盖了,我们要帮助他们安排临时住所;阿布都的身份证丢了,需要赶紧帮忙补办……”麦麦提敏走访期间,会将每户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麦麦提敏把群众反映的低保发放不及时、一户拆迁户没有拿到补偿款等几个问题认真梳理了一下,然后带着几个协警东奔西跑,一个星期后,几个问题都解决了,麦麦提敏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我们需要这样的民警,他是真正来给我们办事的。”到警务室工作两个多月后,托万兰格尔村160多名村民联名给萨罕乡党委和政府写信,强烈举荐麦麦提敏当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敏顺利当选村支书。现在,警务室的工作和村民间的事,让麦麦提敏忙得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但他却乐此不疲。

    有一次,朋友半玩笑地问麦麦提敏:“你现在警务长和村支书一肩挑,是否拿两份工资?图的是什么,是不是当官?”麦麦提敏平静地说:“我图的不是当官司,而是群众的认可。乡里每月给村支书800元工资,但是我没有要,因为比我需要钱的困难老百姓很多,这笔钱用在村务公开上,我心里会更踏实。”

    “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细节,要留心群众的忌讳与习惯,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走访了解、调查摸排、情况核实等工作要选择群众方便之时,以免引起群众的反感。要留意群众细小言行,预先发现矛盾纠纷,及时调查处理。”麦麦提敏说。

    麦麦提敏工作的警务室不算大,桌椅、电脑、橱柜以及出警装备一应俱全。外墙,是警务公开栏。左侧,公布着16条事关群众的受理项目。右侧,贴着警员和协警照片,下附联系方式与报警电话。麦麦提敏作为村支书的办公室他白天很少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着警服的他,躬着腰跟村民学习种植、养殖知识,然后与村民一起下地劳动,传播科学种田致富信息,与村民在谈笑声中了解社情民意。

    麦麦提敏说,他还年轻,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既然村民信任他,将他推上了这个岗位,他就有责任干好。当前,最紧要的是做好村民的法制教育宣传和稳定工作,引导部分村民走畜牧养殖致富道路,鼓励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务工赚钱,改善家庭生活,改变村容村貌……(特约记者 崔岱)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