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甘肃平凉:农民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

2013-11-06 14:45: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甘肃长安网 

    11月2日,在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一群人正穿着消防服,架设水枪准备灭火,这是白庙乡的农民正在进行消防演练。2010年10月份,在崆峒区公安消防大队的指导下,崆峒区白庙乡成立了自己的“消防队”,他们定期进行演练,守护当地1000多户群众的消防安全。

    灭火只需12分钟

    11月2日这天,为检验农村义务消防队的灭火能力,崆峒区消防大队和白庙乡政府举行了一场消防演练,演练中,引燃了一堆草垛。

    草垛引燃后,五名消防员迅速集合,穿衣,铺设水袋,赶往消防取水口取水……不一会功夫,消防队员们就汗流满面。几分钟后,水袋通水,消防员们迅速将草垛的大火扑灭,从集合到火灾扑灭仅用了12分钟。

    “大家配合得还不是很融洽,否则,我们的速度还能再快一点。”演练结束后,义务消防队队长说。

    据介绍,白庙乡农村义务消防队成立后,崆峒区消防大队定点帮扶,为义务消防队提供了消防服、水枪、消防泵等设施,消防官兵还不定期为其进行培训和演练,增强义务消防队的灭火能力。

    10多个消防水窖配备到位

    在白庙乡贾洼村,笔者看到,消防通道通到每户门口,通道上没有任何障碍物,村中建有10多个消防水窖,专为消防取水。“救火贵在速度,救得早,救得快,损失才能降到最低。”贾洼村村主任说,“村里被列为试点村后,我们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自从公安部提出“防火墙”工程建设年规划后,崆峒区将白庙乡列为全区“防火墙”工程“四个基础”建设试点乡镇,每年都有附近的乡镇前来参观学习。

    村民直说住得安心幸福多了

    “村里有了自己的消防队,我们住得也安心多了。”今年50岁的村民栾天青说,村子里人口多,居住集中,房连房,檐对檐,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村里劳动力大部分都在外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大部分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在外打工最担心的就是安全了。“一旦起火,老人和小孩怎么灭火?而且村里距离城区几十公里,消防官兵赶到至少也要几十分钟。现在村里消防设施这么齐全,而且也有了自己的‘消防队’,我们在外打工也安心多了。”常年在外打工的刘姓村民说。 (平凉市崆峒区公安分局供稿)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