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福建泉州:司法因子激活民企二次创业

2013-11-05 10:42:3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因民营经济极具活力,福建省泉州市赢得“品牌之都”、“民办特区”的美誉。

  走过首轮创业黄金30年的泉州民企,在新一轮经济“洗牌”中开启再创业的征程。

  如何从司法层面保障历经阵痛的民企转型升级,这是一道难题。对此,泉州市两级法院在变思路中求出路,积极探索司法策略,助力民企二次创业。

  放水养鱼 化“危”为“机”

  企业停工待产,资金链骤紧,工人上门讨薪……去年,始于厂房租赁到期引发的一连串事件,让南安一家石材企业陷入创业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在执行工人讨薪系列案时,法官发现,企业被法院查封的机械设备,经过初步估价仅值10万元,远不足以清偿欠款。“如果拍卖机械设备进行清偿,不仅企业彻底垮了,工人们也只能拿回很小部分的欠薪。”这下大家犯了难,只得在工人与企业主中不断斡旋。

  “我们了解到该企业的生产工艺在同行业中较为先进,许多订单因企业停工而未能完成。如能继续生产,不仅可以还清工人欠薪,还能推动企业起死回生。”针对案情,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采取“放水养鱼”的策略,引导工人们与企业主达成分期偿付欠薪的和解协议。此后,他们又为这家石材企业物色了新的厂房,并说服上游供货商继续供货。企业很快恢复生产,工人工资也有了着落。

  “对有发展前景的涉诉企业,如采取不恰当的强制措施,无异于‘杀鸡取卵’。”泉州中院副院长沈毅青告诉记者。为此,泉州中院慎重把握执行尺度,灵活选择执行方式。一方面,对确实因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而一时资金困难、产品外销受阻而产生的纠纷案件,强化执行和解工作,依法以分期履行或暂缓执行、债转股等方式,以达到“放水养鱼”的效果,保障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他们通过组织专项集中清理执行案件活动,严厉惩处失信行为,将失信企业录入征信系统,依法追究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犯罪行为等,进一步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社会活动空间,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经营环境。

  “当然,这其中火候的把握尤为重要。在‘放水养鱼’的同时,我们也绝不能让‘鱼’溜走。”

  一调多赢 和气聚财

  “这5万必须你出!”

  “我们已经拿出最大诚意,说什么也不能再让步……”

  一起讼争6年的出资人权益纠纷,眼看距调解成功仅一步之遥,双方当事人再次掀起“拉锯战”。

  据承办法官黄海清介绍,27年前这两名晋江老板合资办厂,后因股权分配产生纠葛,两家人关系急转直下。在6年的诉争中,双方每次碰面就吵,言辞激烈时甚至要动手打架。

  “由于长期没有召开出资人会议,加上年久经营账目缺失,审理难度极大。案难断、事难了。” 就在调解遭遇瓶颈时,黄海清想起晋江市工商联副主席林秀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泉州中院特聘的商事调解员。

  林秀化出马果然不负众望,从乡村习俗到行业规矩,从摆明道理到辨析法理,林秀化娓娓道来。在他的耐心劝导下,双方怨气消解,最终达成由被告向原告支付225万元的调解协议。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泉州,涉及民营企业的各类纠纷骤增。为了不让正处成长期的民企深受困扰,2009年初,泉州中院和市工商联联合出台《关于为民营企业提供司法服务与指导的意见》,从全市工商界人士中聘请商事调解员,在法院的指导下开展规范的委托调解工作,逐步形成诉讼调解与商会调解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

  “泉州民企涵盖纺织、服装、包袋、鞋业、石材等领域,这些商事调解员都是当地行业的翘楚,他们懂行情、知行规、说行话,从事商事调解更具专业度、亲和力。”泉州中院院长林贻华表示,商事诉调衔接机制的诞生,将地缘与商缘相结合,做到“两缘相牵”;将诉讼调解与商会调解相衔接,做到“两调对接”;将司法公信与商务诚信相融汇,做到“两信并举”,对促进泉州民企的二次创业有积极意义。

  驻点办公 简案快审

  去年,苦心研发的陶瓷新品频遭盗版侵权,产品销路受到不小冲击,这令德化县尚益等三家陶瓷公司企业主愤愤不平。

  就在一筹莫展时,泉州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到德化县巡回办案。在法官的支招下,三家企业陆续向法庭申请证据保全。随后法庭依法查扣侵权产品1万余件,并召集侵权企业与尚益等3家被侵权企业面谈,在短时间内引导双方达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销毁侵权产品的和解协议。

  创新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之魂。为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权益的知识产权保护,泉州中院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巡回法庭,加大对企业专利产品、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的宣传保护力度,为民企发展营造公平起跑、平等竞争的“暖环境”。

  “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法官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见的各种法律问题,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尚益陶瓷老板如是说。两年来,巡回法庭共查扣侵权产品12320件,诉前化解纠纷11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近年来,泉州中院通过在投资区、工业园区、创业园区设立巡回法庭、司法服务联络点,采取简案快审、难案精审,积极为涉诉民企提供司法便利。同时,全市法院还依托青年法官论坛,选派法律理论功底扎实、熟悉经济运作规律、知识面广、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宣讲团,深入企业调研、座谈、宣传,全面了解各民营企业对司法工作的内在需求,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在创新、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法律难题,培塑“重法守信”、“创新转型”的企业文化,有力地提升广大民企的市场竞争力。(记者 何晓慧 通讯员 王志伟 蔡崇谋)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福建5市试点“大城管”
·福建厦门新招治“老赖”
·福建厦门集美:司法巧绘小城镇和谐画卷
·福建永定案件监督卡让审理过程更透明
·福建厦门推出十项密切警民关系举措
·福建漳州边防为留守儿童建“爱心台账”

·福建漳州边防为留守儿童建“爱心台账”
·福建高院集中轮训192名人民法庭庭长
·福建厦门完成第六届文博会安保工作
·福建福州鼓楼捣毁一聚众赌博窝点
·福建南安:出台专门制度保障证人作证无隐忧
·福建福州鼓楼捣毁一聚众赌博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