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浙江慈溪法院着力应对金融案件激增态势

2013-11-04 19:24: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今年5月,慈溪法院受理了慈溪两家银行诉东莞市8家服装加工企业的18件金融借款案件,涉案标的额合计约1.5亿元。8被告由原告提供按揭贷款向慈溪市某上市公司购买产品,因届期未归还贷款而致讼。

    审理中,两家银行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因涉及被告的机器设备有1000多台,若处置不当将危及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原告债权实现,甚至引发不稳定因素。因此,该院领导高度重视,立案次日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沈维江即带队赴东莞办案。

    经过与8家被告企业负责人多次沟通后,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对被告的机器设备依法采取了查封、限制处分的保全措施。之后,法官组织调解,经过3天的沟通协商,除5个案件因需继续对账,原、被告一致要求庭外和解外,其余13个案件均以延长贷款期限的方式调解结案。

    今年以来,慈溪法院受理金融案件951件,收案标的额约28.2亿元,审结838件,结案标的额22.8亿元,收、结案数分别为去年同期的3.5倍、4倍。

    面对金融案件激增态势,该院加强内部协作、争取党政支持、用好外部力量、配强审判队伍、强化审判能力、灵活运用审判方式,顶住了案件增长快、涉案金额大、疑难案件多等压力。同时,该院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深入企业走访、发布审判简报等方式,助力优化区域金融环境。

    加强协作,聚内联外形成合力

    在慈溪法院,立案阶段通过审判管理系统查询检索、询问债权人等方式甄别案件,并做标记,供承办部门分案时参考;分案时对系列案件集中分案,避免系列案件分散于不同承办法官及承办部门;院领导带头办案,分管商事案件副院长今年以来办结金融借款案件18件; 由综合部门承办部分金融案件,分担办案压力,综合部门今年共办结金融案件90件。

    同时,慈溪法院依托案件涉稳风险评估—报告—应对机制,对受理的存在涉稳苗头的重大金融案件预先评判,形成前期应对预案;对因案件受理、财产保全引发企业职工聚集讨薪、其他债权人聚集讨债事件,及时报请党政协调处理;对涉及债权人人数众多的案件,争取党政支持,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加大调解力度,引导银企合作,平衡保护金融机构债权人与其他债权人之间的利益,为案件快速处理排除障碍,防止久拖难决影响金融债权实现进度。

    立足审判,多措并举顶住压力

    该院民二庭承办全院70%以上的金融案件,针对金融案件增长快、适用普通程序案件多的状况,该院在人员分配方面予以适当倾斜,2012年底以来共增加干警6人,在编干警14人中,13人具有审判员、助理审判员资格,35周岁以下青年干警9人。

    通过开展商事审判专项系列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培训会议、庭内定期学习、与金融机构及相关单位座谈研讨等形式,使干警深入掌握相关法律规定、熟悉金融行业日常运作,增强金融审判能力。

    为了提高金融案件审判质效,慈溪法院灵活运用审判方式。送达方面,为承办金融案件的法官配备了录音笔,对可电话联系的当事人,在首次电话联络时即先行电话送达,并详细询问送达地址。财产保全方面,对金融机构财产保全申请放宽担保条件,仅由其上级机构提供保证即可,对于被申请企业,通常尽快依法裁定保全并立即执行,避免债务人转移财产导致债权实现困难。

    延伸职能,围绕大局能动助力

    慈溪法院注重加强同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的联络沟通,先后联合慈溪市银行业协会召开金融司法联席会议2次,分析通报审判中反映出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在放贷审核、风险防范、内部管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典型案例,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放贷审核、规范业务操作。

    同时,法官们深入企业调查,查找还贷症结。今年以来,该院受理标的额2000万元以上的金融借款案件28件,涉及企业30多家。为依法保障金融债权并兼顾维护企业生产,该院在办理重大金融案件过程中,通过深入走访,实地调查了解企业还贷症结,共走访涉诉企业10余家。

    在全力应对金融案件激增压力的同时,该院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开展了金融借款纠纷专项调研,并于7月份发布了《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审判简报》(白皮书),有效拓展了司法服务半径,对于相关部门堵塞监管漏洞、跟进监管举措,产生了积极作用,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当地金融机构反响良好。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