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法,为居民量身打造专门“治疗”安全防范漏洞的“健康门诊”,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安全防范能力;他发放“警民联系服务卡”,化解了一起起纠纷,帮助了一个个有困难的人;他把安全防范“私人医生”演绎得尽善尽美,从“坐堂问诊”到“流动巡诊”,再到“全科问诊”、成立“家园城堡工作室”……
他就是浙江省安吉县公安局递铺派出所基础中队中队长裘力彬。他干过刑侦,也当过治安民警,现如今,他奔走在派出所基础工作一线,当起了一名社区民警。
“坐堂问诊”——做辖区居民的“守护人”
2010年9月,裘力彬开始担任递铺派出所玉磬社区、天目社区的责任区民警。这两个社区是成立较早的城镇社区,面积大、人口多,辖区治安形势复杂,各类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侵财案件发案突出,管理难度大。
如何才能提高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裘力彬找到了破解难题的“密钥”。
2010年12月,家住白米塘小区的楼老伯找到了裘力彬。原来楼老伯家多次被盗,却总是找不到原因,他想让裘力彬帮忙看看小偷是怎么进到家里来的。在楼老伯家,裘力彬为他指出了几个安全漏洞。
“说教式”的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能否找到一种群众比较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呢?经过深思熟虑,裘力彬在玉磬社区警务室设立了“安全防范健康门诊”,给愿意接受“体检”的居民发放一份调查报告,了解其涉及安全防范的日常生活习惯;到居民的住所查看存在的安全防范漏洞;针对收集到的信息,由民警出具一份《居民安全防范能力健康体检报告》。
报告对涉及安全防范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住所的安全防范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可能遭遇侵财案件的几率,并提出安全防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裘力彬的“安全防范健康门诊”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欢迎。
“流动巡诊”——做安全防范的“巡逻人”
“安全防范健康门诊”建立起来后,裘力彬从转变工作方式着手,变被动等居民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为此,裘力彬将“安全防范健康门诊”提档升级,建立“流动诊所”,尽可能将漏洞堵塞在案发之前。
白米塘小区位于城乡接合部,周边厂矿企业较多,人员流动频繁,一直以来是侵财案件多发区域。裘力彬在小区进出口、小超市等人员密集区域摆摊“问诊”。他主动找到物业和社区管理部门,要求增设监控探头,在裘力彬的努力下,15个小区全部安装了监控探头并实现无缝对接,辖区群众二次被盗案件发生率降低了近90%。
在“流动巡诊”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居民将电瓶车、摩托车停放在楼道内且没有加装锁具,裘力彬就会在车上夹一张内容为“为了您的车辆的安全,请尽量将您的车辆停放在储藏室内,或者加装U型锁等较为牢固的锁具”的安全防范提示卡;如果发现住户的储藏室门的安全级别较低,他会在门上夹一张内容为“该储藏室门的安全级别过低,建议您更换为防盗门、增加挂锁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的安全防范提示卡。
裘力彬还在“安全防范健康门诊”的基础上成立了“家园城堡工作室”,将5家家装公司的23名设计师发展成为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安全防范理念知识培训,使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考虑装修方案的美观实用,更考虑到安全性。
“全科问诊”——做全方位的“贴心人”
“安全防范健康门诊”并不局限于安全防范,在 “问诊”工作中,裘力彬时常会遇到矛盾纠纷、群众求助等情况,他便将矛盾纠纷调解、救助等工作融入到安全防范 “诊断”活动中,建立起涵盖派出所基础工作的 “全科问诊”。
他还将社区综治办主任、村治保主任、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等拉到 “门诊”队伍中来,当遇到问题需要多方解决时,裘力彬便动员各方力量利用各自行政职能和手段提供帮助解决问题。
禹山坞村村民王某与郑某因山界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纠纷。裘力彬获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由综治办主任、村治保主任、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跟进调解。由于双方分歧较大,工作组先后召开10余次居民代表会议、双方当事人商谈会等进行调解。通过反复调解,今年5月上旬,双方终于心平气和地在调解书上签了字。(记者 谢 佳 /通讯员 郭楼儿 孙文斌)
·丰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顾晓园调研社区民警驻区制工作
·湖北十堰城区社区民警全天候沉进社区
·社区民警陈晓磐的“连心结”
·记湖北松滋新江口派出所和平社区民警李平
·上海青浦实行民警驻村强化社区民警专职建设
·江苏省东海县社区民警深入辖区开展治安防范
·江苏省东海县社区民警深入辖区开展治安防范
·江苏启东135名社区民警到村挂职不当"过客"
·上海徐汇社区民警利用微信服务群众
·安徽厅长扫二维码与社区民警“互粉”
·辽宁台安公安局推行社区民警承包服务企业
·湖北公安县社区民警开展禁毒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