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干警讲述

创作谈:光影中寻找骄傲与自豪

2013-11-01 15:37: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创作谈章善玉

我喜欢摄影,喜欢用镜头诠释一切,喜欢按下快门时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

摄影是一门艺术,一次次的拍摄是我的理想与追求,一张张呈现的影像阐释着我的感悟与思想,我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咔嚓”声中找到自我,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寻找那一份属于摄影人的骄傲与自豪。

摄影是快乐也是幸福的,生活与工作赐予了我创作的灵感,赋予了我无穷的力量。

呱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走步……从儿子出生那天起,我就开始了一项名为“每周一照”的计划——每周拍摄一组儿子的生活照。儿子圆圆脸蛋儿上泛起的两团高原红,让我想起了大红苹果;他笨拙地握着叉子张大嘴巴吃饭的样子让我心里乐开了花;他生气时皱起的眉头、耷拉下的眼角,让我哭笑不得。我爱他的喜怒哀乐,爱他的调皮,爱他的无辜眼神,爱他的天真烂漫。于是我这一拍,便一发不可收拾。

一架照相机,记录的不只有细小的生活片段,更有一些感人至深的瞬间。在9年的摄影生涯中,我始终记得一个被人遗忘了的群体——麻风病残者。我带着镜头和爱心走进这个被遗忘的角落,用影像来定格边防民警和他们在一起发生的感人故事……

三年前,在得知南通边防支队新开港边防派出所民警15年如一日,悉心照顾36位麻风病残老人的感人事迹后,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迫不及待地拿着相机来到鲜为人知的麻风村,去记录和温暖这些被遗忘的弱势群体。2011年8月第一次去麻风村拍摄照片,当看到一位老大娘翘着残疾的双腿,孤独地坐在门口的一幕时,我的眼睛瞬间湿润了,情不自禁地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塞到老人口袋里。

500多公里路程,一次又一次的大巴往返,早已忘记跑了多少趟。我决心要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全都记录下来,形成一系列资料,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不为人所知的群落。

他们渴望正常生活,渴望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社会的关注,和他们接触多了,你会发觉他们很淳朴、很善良。我非常愿意帮助他们,尽己所能,能做多少是多少。几年下来,以《麻风村的守望者》《麻风病康复老人喜结良缘》《一封残缺的“感谢信”》等图片专题报道连续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刊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了他们,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对我而言,心里由衷地感到欣慰。

有人说,你站在路上看风景,殊不知自己也成了风景。当自己成了一个在路上的摄影人,才知道只要心中有梦,即使有孤单、无奈和无助,也会有勇气去战胜。因为我乐在影像,我坚信,那些我用心记录下的影像,会在漫长岁月流逝中散发持久的芬芳。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