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法治文化

网络文学需要一个“娘家”

2013-11-01 14:59: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观澜

何勇海

近日,从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传出一条消息:中国作协将成立网络作家协会。媒体就此采访了参加会议的浙江省作协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夏烈,夏烈称此事作协已经在筹备。(10月29日《西安晚报》)

早在2009年,曾有湖北和北京的诗人提出成立“中国网络作家协会”。有评论人士认为,与传统写作不同,网络写作具有随意性、个人化等特征,不需要组织来引导、扶持;网络写作门槛低,以作协将之正规化,便抬高了门槛,有违网络写作本质。该事件最终似乎不了了之。

此番,中国作协再次将“网络作家是否需要网络作协”置于风口浪尖。笔者认为,网络文学确实需要一个“娘家”。

一方面,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需要网络作协来引导和纠偏。如今,网络文学发展速度之快超乎人们意料。今年7月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网民数超2亿。这其中,专业或业余网络写手有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

在网络文学产量庞大的同时,质量良莠不齐成为突出问题。一些写手缺乏艺术素养,或为赚取点击量,追求高额利润,刻意迎合读者口味,使得不少网络文学内容粗制滥造,不乏色情、暴力等情节。当此之际,就需要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以作协名义,把网络作家聚集起来,建设好这支队伍,显然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另一方面,在网络和电视媒体的铺垫下,一些知名网络作家逐渐浮出网络,从影响力、市场赢利等多角度,给文坛带来巨大积极影响,这些网络作家也需要主流文学界的身份认同。前不久,中国作协2013年会员公示名单中,《甄嬛传》作者吴雪岚 (流潋紫)、《步步惊心》作者任海燕(桐华)等十几名网络作家上榜,被人们惊呼为“野百合也有春天”。

即便加上各地作协吸纳的网络作家,有了身份认同的网络作家仍是少数中的极少数。成立专门的网络作协,让更多网络作家加入网络作协,能改变网络作家一盘散沙的局面,对网络文学乃至整个文学领域的创作也是一个促进。

当然,网络作协成立后,切不可“棒杀”网络写作的随意性、个人化等特征,它最重要的功能,一是服务,为网络作家组织经验交流、写作资助、书稿推介、作品研讨等活动,促进网络、传统作家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促进网络文学和市场良好结合;二是自律,设立网络文学的官方奖项,引导网络作家注重文本质量和人文承担,身体力行地净化网络环境;三是维权,为版权被严重侵犯的网络作家提供权益保护。

笔者相信,有了亲密无间又创作自由的网络作协,网络文学将提升整个行业的素质,开启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