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郑榕凡:平凡的精彩

2013-11-01 11:22: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今报 

  “阿凡约我们下午早点来,他说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要帮我们把这起事故调解好,让我们好好过中秋节。”9月19日下午,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多元调处中心,两位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对荔城交警大队的值班人员这样说起。“他说几点来,一般会提前来,没有失约过。”值班人员指着墙上的时钟认真热情地回答道。

  当事人口中的“阿凡”,正是荔城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多元调处中心负责人郑榕凡。然而,次次守时的郑榕凡这次失约了。9月19日上午,郑榕凡已为预约的当事人成功地调处了3起的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他希望事故双方的当事人都能安心地过好中秋节。可是,下午14时许,因长期超负荷工作,郑榕凡在上班途中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

  1997年,郑榕凡被分配到位于324国道的莆田市荔城区水关头的9号岗亭工作。在基层摸爬滚打让郑榕凡对交通事故的调解工作有了独到的见解,也对交通事故对社会、家庭带来的伤害铭记于心。

  2009年10月,为适应交通事故调解工作的需要,荔城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多元调解中心成立,办公地点设在荔城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深谙交通事故调解之道的郑榕凡被领导和同事们推荐为该中心负责人,主要负责各种疑难及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件的调解工作。

  多年来,郑榕凡在交通事故调解工作岗位上,把“用法理疏导人,用真情感动人,化解他人矛盾,体现自身价值”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对自己提了“三个要求”:要有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要有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要有热情细心的工作态度。交通事故的调解,特别是亡人事故的调解工作往往因为家属的情绪不稳定,最终导致调解工作难以进行,甚至引发严重的斗殴事件。郑榕凡在每一起交通事故的调解中,总能“见机行事”积极促成调解,既依法保障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今年3月19日中午,在324国道西天尾协丰鞋厂路段发生一起公交汽车与自行车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致自行车主彦某经送医抢救后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情绪激动的彦某家属组织人员到公交公司闹事,并与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发生激烈冲突,其中个别亲属还纠集打手欲寻找围攻涉事司机,甚至扬言上路设障堵路和抬尸上访等。郑榕凡得知此事后,顾不上吃午饭,立即赶往公交公司开展调解工作。郑榕凡使出“硬头皮、饿肚皮、跑断腿、说破嘴”的浑身解数,使得双方当事人情绪有所稳定,经过耐心细致的劝导,傍晚时分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通过调解解决问题,一场一触即发的冲突被化解了。次日,按照约定双方当事人来到调处中心时,不料死者妻子看到肇事司机后,一时不能接受失去亲人的悲愤,情绪再度激动,对肇事司机拳脚相向,眼看场面一时无法控制,郑榕凡立即指挥其他调解员将双方强制隔离开来后,创新地运用“冷却温和调解法”进行调解。郑榕凡组织调解员一面同死者家属聊起家常,一面想他们解读法律法规,解释事故处理程序。通过近2个小时的耐心疏导,最终,关键性地稳定了死者妻子情绪,形势良好地进入双方调解。在郑榕凡以情动人的言语,以理育人的劝说下,案件调解逐渐明朗化,最终当事双方共同握着郑榕凡的手达成了调解。

  郑榕凡常说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公安战线上一个平凡的民警。但郑榕凡对调解工作的坚持和凸显成效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各界、广大交通业主、驾驶人以及同事的一致肯定,获赠了多面当事人送来的锦旗,而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坚持不懈的信念,坚持公平、公正、热情与细心,文明、理性、平和与规范,始终做到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法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个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代。

  目前,经全力抢救,郑榕凡已脱离生命危险,病情趋于稳定和恢复状态之中…… 福建长安网记者 法制今报记者 朱祥英 通讯员 肖国成 王志铭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民警余密:未成年人的“知心哥哥”
·“芊芊”素手弄枪机
·万峰:村民联名“上书”的好村官
·山区法医:艰苦环境下的案件解码人
·徐景和:唱响群众工作“三字歌”
·王有茂:在群众面前始终笑口常开

·王有茂:在群众面前始终笑口常开
·李勇:“拼命三郎”练就“火眼金睛”
·面对群众危难 民警积极勇为
·古丽其开·沙力克:“古丽”盛开别样红
·北京西站反扒刑警于俊戎:“我的眼神特别‘贼’”
·身边的感动:反贪战线上的坚强斗士王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