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老王在市里一所大学工作,曾获得“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虽然我们婚后一直是双城生活,但她总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她的方式给我很多启发,“圆饼”游戏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暑假,老王和孩子回到县城,我曾暗下决心要好好表现,以弥补多年来未能尽心照顾她们的愧歉。但说着容易,做起来却难。自她们回来后,我却一直忙于其他事情,很少陪她们,甚至有时半夜才回家,好在老王大度,让我很是欣慰。
某日下班回家,老王提议玩一个游戏,我欣然应允。她说:“如果按照你的理想状态,你会如何分配你的时间?”为了哄她开心,我不假思索就回答:“那还用问?我会用50%的时间陪女儿,50%的时间陪你。”老王不以为然地说:“这虽是个游戏,你也要认真对待,要考虑到一切人和事,为了直观,你就用‘圆饼’的形式按百分比分配吧!”这激起了我的兴趣,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罗列我的分配对象,然后再按理想状态分配比例。
第一项,首先要保证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第二项,生我养我的父母,现在都上了年纪,身体也不是很好,为我付出却从未要求回报;第三项,可爱的女儿快5岁了,一直由老王照顾,我除了给她买些玩具,周末回去陪她玩会儿,好像再没做过啥;第四项,老王工作比我忙多了,每天下班后的常规家务量能做到晚上10点,真的很不容易;除了这四大项,我把对亲戚问候、和朋友相聚、与同事交流压缩为一项,把自己学习、思考、娱乐、健身、休息等归结为一项。但在时间分配比例上我却犯难了,都想多分一些,但怎么算都不够用。后经过缜密思考,按照上述顺序分别划分为:30%,10%,10%,10%,10%,30%。
当我把这个自以为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表拿给老王时,老王没有马上评价,只说:“暂且不说你上面没有考虑到的方面。现在,你再画一个‘圆饼’,看看实际上你是如何分配这六项的。你可以以一周为周期,小时为单位,回忆一下这一星期的时间分配,我和女儿回来正好一周了。”我愕然了,愧疚了,也被这个游戏震撼了。
一周来的生活如电影般在脑海闪现:一周168个小时,工作40个小时占不足24%,陪家人的二、三、四项合起来也不够10%,而第五项“和朋友相聚”花的时间却在50%以上,甚至经常挤占第六项的时间。想到此,我羞愧难当。老王没有指责我,亦没有抱怨,只是笑着说:“这只是个测试游戏,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的责任心,只是希望你能把时间规划一下,让‘现实之饼’逐渐接近‘理想之饼’!”
是啊,不论是人生理想,还是生活目标,都必须合理规划,才知道努力的方向。智圣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就规划了“三分天下”,用尽毕生精力才得以实现。我们作为普通人自不比圣人,但可以从微观上去规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工作上,只有量化具体任务,细化时间分配,事有专人,人有专责,才能目标化管理;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需要关心、爱护的人和事,只有心意而没有行动,只有行动而没有效果的原因往往是没有具体的生活规划。
没有规划的人,看似忙忙碌碌,实则碌碌无为,工作上浑浑噩噩,生活中饱食终日;有规划的人,生活上风平浪静,工作中风生水起,在单位勤奋上进,在家里踏实勤劳。
我一直保存着我画的这两张“饼”,它们一直勉励着我,启发着我。(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