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践行民生警务打造亲民公安

2013-10-31 16:27: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前几日,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司马泊警务室民警陈国鹏和张文明拎着一大袋营养品走进了中心医院住院部,他们来探望在此住院治疗的司马泊村民李大爷。见到专程来探望自己的民警,60多岁的李大爷脸上露出笑容。大爷是位孤寡老人,他从来都不敢奢望谁会主动关心自己。

原来,李大爷不久前在打工回家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住院治疗却无人陪护。社区民警得知情况后主动和村干部一起积极联系交警队,密切关注事情进展情况,同时召集村民代表商量如何让李大爷得到更好的照料。在民警的倡导下,村民代表积极响应提议,与民警一同承担起照料大爷的任务。

虽然眼下的困难得以解决,但躺在床上的李大爷仍然有很多担心,民警看出了他的顾虑:“别怕,大爷,有我们在就会有人管你。”一句简单的贴心话打消了大爷的顾虑,他对未来的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这些涉及群众的桩桩小事、件件‘闲事’都是我们社区民警管得着的事。他们管的‘闲事’越来越多,和群众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谈起如何践行民生警务打造亲民公安,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局长赵向诚这样说。

走进位于朔城区北新街的马邑社区警务室,正对面墙上一个印有“民生警务”的大图标格外引人注目。赵向诚局长是这个品牌图标的创始人,据他介绍,今年6月,为了进一步提升朔城公安民生警务建设品牌的社会影响力,该局决定设计民生警务图标,并把有形的图标和民生警务无形的理念渗透到公安工作的一点一滴、公安民警的一举一动。通过对民生警务图标潜移默化和大张旗鼓的宣传,让民生警务与朔城公安融为一体、深入民心,不断拉近与社会和群众的距离。

耳边赵局长的讲解让记者对这个简单的标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核心圆圈内左右两端为两个人形图标,左侧图标以红色为底色,代表着人民群众,内部网格小方块由紫、粉、棕、橙、黄五色填充,代表着朔城区公安分局亲民公安“五小举措”,即侦办小案件、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解决小困难、温馨小提示。右侧图标为一个头戴警帽的蓝色人形,代表着人民警察,对左侧红色图标呈半包围状,彰显了公安机关“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

记者注意到,虽然警务室只有大概30平方米,但室内干净整洁,互联网、公安网接入,而且设有便民栏,办户指南、防骗攻略、防火防盗卡等一应俱全。一名正在这里取户口本的居民告诉记者:“我们这个社区,以前办事不便,有个大事小情都要往派出所跑。现在好了,自打今年3月建起警务室,不用我来回跑,在这里就能办好多事。”

今年7月25日,马邑警务室民警相林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家住马邑小区的苏某一家贫病交加。2009年,苏某被诊断为脑出血,严重残疾,去年妻子又因腰椎间盘突出、右腿失衡两次住院。因为父母的病情,大女儿被迫退学,这个家已经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相林和居委会一道发起向苏某捐款的倡议,社区好心人纷纷伸出援手,很快苏某便收到捐款1.6万元。

紧盯小事,细微入手。这是朔城区公安分局践行民生警务打造亲民公安的出发点。

为此,该局把“创平安”作为基层防范的终极目标,社区民警共发动居委会、物业公司、辖区居民组建巡防队23支,开展日常巡防工作。督促物业公司装探头、封围墙、增门岗、建泊位、修车库,惠及5000余户家庭2万余名群众,辖区治安警情、入室盗窃和盗窃机动车案件同比均下降70%以上,多个警务室辖区实现零发案。

在服务惠民方面,该局把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作为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个警务室积极落实分局出台的便民利民12项措施,为群众代办各类证照1600余件。社区民警通过警务室宣传栏、自制宣传册、广播、微博、QQ群等媒介,提供警情通报及防抢、防盗、防火、防诈骗等安全小常识,提高辖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

该局还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社区警务的核心内容,社区民警全部开通微博,通过微博、QQ等广泛互动,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刑案回访、执法告知、汇报述职等沟通机制,定期举办警民恳谈、警企恳谈等互动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与居(村)委会、物业公司建立联动机制,互通信息、服务公众。“社区警务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群众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建设警务室目的就是要把社区民警真正固化在社区,扎根基层、持之以恒,真正做到开门、见人、亮灯、办事,把警务室建成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赵向诚局长说。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该局民警共做惠及民生的好人好事1000余件,其中救灾救难、扶危济困、调解纠纷、上门服务、寻人寻亲最为突出,也因此,朔城公安分局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不断攀升。“群众的‘闲事’就是咱们的正事”,这句话已经成为朔城公安分局践行民生警务打造亲民公安的主旋律。(记者 郭 晶)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