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爱民模范”陈晓磐:温馨家园“守护神”

2013-10-29 16:42: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陈晓磐,男,中共党员,1971年10月出生,本科文化,三级警督警衔, 1989年入伍,2000年转业入警。现任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副所长,2008年底担任大袁村警务室的驻村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二等功一次,并荣获省、市级荣誉20余项。

    有困难找晓磐,群众办事不作难

    这句顺口溜源自陈晓磐的辖区大袁村。大袁村位于临颍县皇帝庙乡西南角,多年来,由于村内原班子缺乏凝聚力,再加上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雨季时河渠泛滥,村里几乎成为一座孤岛。正是这种复杂的社情环境,该村成了远近有名的上访村。去年春节前公安部部署“大走访”工作伊始,陈晓磐主动请缨进驻。经过短短一周的调查走访,陈晓磐在新任村班子的大力配合支持下,一是针对河渠淤塞的问题,与村干部一道,对近1公里的河渠淤积污泥进行了清理;二是针对该村丢失东西的现象,成立了全乡第一个统一着装和装备的治安巡逻队,并亲自组织训练,传授治安防范知识,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村民袁自成自幼残疾,妻子是个精神病患者,家里穷得连个厨房都没有,儿子6岁,女儿4岁,由于缺乏相关依据,一直没有上户口,无法办理医保、低保,连入学都成了问题。了解情况后,陈晓磐主动上门,为其补办入户所需的材料,三天后,即将户口薄交到了袁自成手中。平日笨嘴拙舌的袁自成,竟然说出了一句顺口溜---有困难找晓磐,群众办事不做难!

    小小“中华结”,连接警民心

    大走访中陈晓磐发现,随着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村里很多户人家都有老人和孩子留守,日常生活中这些家庭很需要帮助,可是怎么才能知道他们需要帮助呢?陈晓磐脑中一闪,1000多个设计精致,制作费用低廉的警民“连心结”很快发放到了群众的手中。以前陈晓磐走访时随身携带的是警民联系卡,现在无论走到哪儿访到哪儿,送出的都是正面印有“警民一家亲”,背面印有陈晓磐的手机号的“连心结”。从此,群众有啥困难或问题需要陈晓磐帮助,就把连心结高高的挂在门口,陈晓磐只要一见到就会主动登门,为群众解决了不少困难。

    村民张书玲的丈夫、儿子儿媳春节过后均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岁多的孙子王泰博。2009年3月19日晚上,小孙子玩耍时把暖瓶碰倒,腿脚被严重烫伤,痛哭不止。情急之中,她看到床头悬挂的“连心结”,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迅速拨通了陈晓磐的电话。正在村里走访的陈晓磐和村干部王东海开车及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医治。

    村民袁志刚和父亲春节过后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和身患多种疾病连行走都困难的母亲。3月23日晚上11时左右,其妻子郭爱霞突然出现临产征兆,万般无奈之下她拨打了“连心结”的电话,陈晓磐和村干部朱朝广连忙找车把郭爱霞送到县妇幼保健院。第二天上午,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生,母子平安。

    三问三访六到位,化解纠纷促和谐

    针对农村矛盾纠纷等突出问题,陈晓磐在实践摸索中总结出了“三问三访六到位”工作法。

    三问就是:1.问上访人,了解案件的经过及其诉求;2.问当事人,了解纠纷的原因及其分歧;3.问旁观人,了解群众对此案件的看法。三访就是:1.访目击或知情证人,确认案件真相;2.访德高望重年长人,参考解决意见;3.访负责任的村干部,取得工作支持。六到位就是:1.法律政策讲到位,思想工作情到位;2.矛盾交点找到位,对症开方药到位;3困难出路帮到位,杜绝反复做到位。

    2001年,大袁村王某等几户村民因儿子已满十八岁,要求划分宅基地。但由于历史原因,村里解决不了,群众将问题反映到乡里,状告到县里市里,几经调解仍没有结果。2009年元月份进驻大袁村后,陈晓磐在走访中摸清原委找到症结后,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将这一困绕几任村班子历经数载的纠纷得成功化解。

    关注留守儿童, 成立温馨家园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2009年,陈晓磐同志发动辖区村委和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温馨家园”,陈晓磐利用警务室里安装的互联网,建立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在网上与父母见面聊天。

    同时,陈晓磐创建公布QQ号,接受网上举报辖区案件以及办理农民工家里的急难险等事情,让辖区的近200名留守儿童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不再孤单。

    为了给大袁村群众和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文化娱乐场所,他带头捐款500元,帮助村里募集资金4万多元,于2010年元月中旬,建成了文化娱乐广场。今年以来,他受邀到本乡12所中小学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授课20多次,受到了广大师生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

    他把警区当家 ,儿子把他当亲戚

    陈晓磐家住漯河市区,到皇帝庙派出所里有30多公里路程,开摩托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为了增加与群众见面的机会,每次来回,陈晓磐都有意走崎岖的土路,绕到辖区里,以便提高见警率和群众安全感,及时处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由于派出所和警区事务繁忙,陈晓磐除了正常的在所值班外,几乎都是吃住在警区,每周回家休息的时间从没超过一天。由于长期分居两地,“爸爸”的概念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只是一个不常登门的远方亲戚!

    许多接触和了解陈晓磐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这样的人太少了,他能坚持下去吗?”。他总是回答“能常听群众说一句,‘小磐啊,来家吃手擀面吧’,而不是走后被骂娘,比啥荣誉都强,群众的认可,给了我莫大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我要一直干下去!”

 

[责任编辑:闫天舒]